感悟
每個成功的人,都經曆過失敗,錯誤並不一定是災難,它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要敢做敢想,有想法就一定要去嚐試,要在錯誤中鼓起勇氣,認真總結失敗的教訓,才能從中獲益。由於害怕嚐試,使得本應該出色的很多人變得平庸。跳出束縛自己的安逸圈,才能找出一條新的道路,要知道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所謂十拿九穩的事情,往往是獲得回報最少的事情。風險與收益向來都是成正比的,一個人隻有敢於嚐試,才會最終有所收獲。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有一個貧窮的工人在農場工作,有一次搬運東西時,不小心打破了一個很名貴的花瓶。農場的主人知道後,要求他一定要賠償。但是三餐都成問題的工人,哪裏賠得起這麼昂貴的花瓶?
苦惱的工人隻好到教堂,向神父請教解決的辦法。神父聽完工人的話,他說:“聽說有一種能將碎花瓶粘好的技術,不如你去學習這種技術,隻要能將這個花瓶修補、複原,事情不就解決了?”工人聽完後卻搖了搖頭,說:“哪有這麼神奇的技術?要把這個碎花瓶粘得完好如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神父指引他說:“這樣吧!教堂後麵有一個石壁,上帝就待在那裏,隻要你對著石壁大聲說話,上帝便會答應你的要求,去吧!”於是,工人來到壁前,大聲對著石壁說:“上帝,請您幫幫我,隻要您願意幫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將花瓶粘好!”工人的話一說完,上帝便立即回應他:“一定能將花瓶粘好!”工人真的聽見了上帝的承諾,於是,他充滿自信地向神父辭別,開始學習複原花瓶的高超技術。
一年以後,經過認真學習與不懈地努力,他終於學會了粘貼碎花瓶的技術。結果他將農場主人的花瓶複原得天衣無縫,令人讚歎!這天,當他將花瓶送還給農場主人後,再次來到教堂,準備向上帝道謝,謝謝他給予的協助與祝福。
神父將他再次帶到教堂後麵的石壁前,並笑著對誠懇的工人說:“其實,你不必感謝上帝。”工人不解地看著神父:“為什麼不必感謝?要不是上帝,我根本無法學會修補花瓶的技術啊!”神父笑著說:“其實,你真正要感謝的人,是你自己啊!因為,這裏根本就沒有上帝,這塊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當時你聽到的‘上帝的聲音’,其實就是你自己的聲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感悟
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賜予我們一雙神奇的手。所謂的命運不公平也許是我們不肯努力造成的。人生的道路上不會隻有陽光,前進的路上可能布滿荊棘,無論命運把我們拋擲到哪一個角落,都要相信這個世上沒有翻不過去的火焰山。命運在自己手中,路就在腳下,隻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路是自己走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
巴爾紮克小時候很愛好文學,父親卻硬要他學習法律。他就是不服從父親的旨意,父子之間常為此事發生衝突。
一天,父親再也按捺不住氣憤,質問巴爾紮克:“我讓你學習法律,你為什麼要學習文學?”“爸爸,您知道,我對法律是毫無興趣的。”巴爾紮克非常親切地對父親說。“毫無興趣!”父親暴怒地快要跳起來,“你有興趣的是什麼?是文學!搞文學談何容易,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學的料!”“那不一定!”巴爾紮克搖搖頭,非常自信地說,“一個人的成功,往往取決於他的信心和努力。”“信心和努力?那好,從今天起,給你兩年的期限,搞不成,就得學習法律,你敢答應嗎?”“敢!”巴爾紮克斬釘截鐵地回答。
從此,巴爾紮克被父親關在房子裏,整天埋頭寫作。這期間,他寫了一個曆史劇,由於自己的閱曆有限,對劇本的特點了解不夠,沒有成功。但巴爾紮克並沒有喪失信心,他堅信,隻要有決心、肯努力,一定能在文學上取得成績。一段時間的寫作實踐,使巴爾紮克感到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都很淺薄。於是,他拚命閱讀世界文學名著,廣泛地接觸社會和了解人生。他天天出入於圖書館和書店,總是來得最早,離開最晚。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裏翻閱資料,邊看邊記,忘記了時間。圖書館的人員下班了,也忘記招呼巴爾紮克一聲。第二天早晨,圖書館的人員來上班了,發現巴爾紮克還在邊看邊記。為了讀書和寫作,巴爾紮克真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巴爾紮克的生活就是一篇連續不斷地工作的故事,他自己說過:“我從來沒有一口氣隻工作兩三小時的。”他每天寫作12小時以上。巴爾紮克需要不受人打擾的大塊時間,因此他的工作日是從晚上1點開始,他使用一張樸素的長方形小桌,桌上隻有大疊的白紙和一隻鵝毛筆。右手邊擺著一本攤開的記事冊,用來記下後麵的章節可能用到的構想和情節,巴爾紮克寫作時不需要任何資料,因為它們已經在他腦子裏了。巴爾紮克工作起來就沒有頭,直到寫得手指痙攣起來才稍事休息,然後又寫下去。他自己說:“我已經把生命投入這個坩堝裏,像煉金術士投他的金子。”在工作五六個小時後,巴爾紮克就像幹最重的體力活粗工一樣筋疲力盡了,然而這還不是結束,他要借助於又濃又黑的咖啡,把生命機器重新發動起來。他年複一年地把咖啡煮得愈來愈濃,好使他的神經趕得上那種有增無減的緊張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