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熱心地位大家辦好事。婆洞路邊有個岩洞,洞裏有一股清泉,就是流不出來,過往行人口渴沒法喝到。人皇知道以後,用嘴咬開一個口子,兩手扳開岩板,一股清泉流了出來,行人們有水喝了。不信你可以去看看,現在泉邊的石板上還有人皇的手指印和兩個膝蓋印呢。
寨母的後龍山有兩個坡相互對峙,中間隔著深穀,平時到對門坡去種田,人們繞來繞去很不方便。人皇便從對門坡扯出長岩石,做成一座石橋。他娘說:“你架的高橋看上去都眼花,不要害別人掉下來。”人皇就一拳把橋打斷,至今兩邊坡還留著幾尺長的斷岩梁。
婆洞一帶的人多田少,人皇便想塞斷八受河,引水過婆洞開荒造田。他一早提著大鞭趕動三個坡準備去塞河,剛好被一個老婦看見,她高聲叫道:“快看三個坡會走路。”結果三個坡就停在寨母田壩中間不走了,三個坡分別叫鴛鴦坡,定便坡,報獨坡,與其他坡不相連。人皇長大以後,看到外地往這裏逃難的人越來越多,把整個婆洞都住滿了。飯不夠吃,官兵還來搶糧搶人。人們沒有辦法,侗家沒法活下去了。於是,婆洞、上洞、油洞等四十八個侗寨的寨老(寨中的長老)和辣辦(青年)集中到寨母議事。寨老們說:“我們侗家世世代代被人欺淩,難道我們不能過太平日子嗎?”大家決定,四十八寨每寨選舉一人參加集夥選王。選王按照勉王起義的方式,每人倒栽一棵楓樹,哪個先活,哪個就是王。寨母推舉了林寬。選王開始,四十八人在寨母寨中倒栽一棵樹,林寬栽的那棵活得最快。大家一舉選他為王,人皇從此得名。寨母寨中有一棵楓樹,拔地頂天,枝幹朝下,與其它樹不同,據說就是人皇栽的。
人皇到處聯合窮人,指揮各寨打刀造箭,第二年集合十萬多窮人,準備起義。
為了起義,人皇還停辦了自己的婚事。傳說和他相好的姑娘叫茂王,住在慕王寨,從小與人皇一起砍柴、割草、唱山歌。兩人長大以後,兩家老人準備辦婚事。然而兩個年輕人很有誌氣,他們說:“世上這麼亂,人民這麼苦,我們要等解決了人們的疾苦才結婚。”老人思想不通,他們倆就約定:人皇從苦裏坳,茂王從慕王寨,同時從兩處向扣界坳上各打一塊石頭,看兩塊石頭能否碰在一起,如果碰在一起,就立即結婚,否則,就推遲婚事。結果人皇的石頭正好打在扣界坳上,茂王力氣小一些,打不到扣界坳上,兩塊石頭沒有碰在一起,所以,他們就不急著結婚,後來都參加了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