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視角就像我們頭腦中的有色眼鏡,它不僅隻是一副,而是有好幾副,隻要我們輪流戴上它來看世界,就會發現不同的景象。在創新活動中,不同的視角即不同的思路。擴展創新思路,是創新的一個法寶。
在許多人眼中,珍珠是串在一起、戴在身體某個部位上的、象征著身份的飾物;在化學家的眼中,珍珠是一種帶有膠質的、磷酸鹽和磷酸鈣相混合的物質;在生物學家的眼中,珍珠是一種貝殼類動物所產生的、帶有病態性質的分泌物;在古代東方人的眼中,珍珠是一滴固化了的露水;在多情詩人的眼中,珍珠是大海的眼淚……
多維視角就像我們頭腦中的有色眼鏡,它不僅隻是一副,而是有好幾副,隻要我們輪流戴上它來看世界,就會發現不同的景象。在創新活動中,不同的視角即不同的思路。擴展創新思路,是創新的一個法寶。
換個角度看世界
尼克打算寫本書,為了在書中加進些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尋找。他要在那些窮困潦倒、懶懶散散混日子的人們當中找一個主人公。
尼克想像中的那種懶惰混日子的角色終於找到了——一個滿臉蓬亂胡須的老人,穿著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為一小塊馬鈴薯地鋤草,在他的身後是一間沒有油漆的小木棚。
尼克轉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機前寫下這個場景。而當尼克繞過木棚在泥濘的路上拐彎時,又從另一個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這時尼克下意識地停住了腳步。
原來,從這一邊看過去,尼克發現老人的椅邊靠著一副殘疾人的拐杖,有一條褲腿空蕩蕩地直垂到地麵上。頓時,那位好吃懶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變成為一個百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呢?如果我們不能轉換思路,創新的辦法很難想出,要轉變思路,就要學會從多種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用不尋常的思路去觀察尋常的事物,事物就會顯示出某些不尋常的性質。但這並非事物新產生的性質,而是一直存在於事物中的,隻不過人們以前未發現罷了。有位物理學家說:“所謂發明創造就是觀察到的事物與別人相同,構想出的事物與別人不同。”
荷蘭某城市曾經發生過垃圾汙染的問題。人們不願意或者是不習慣使用垃圾桶,結果把整個城市弄得烏煙瘴氣,髒亂不堪。
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辦法,有人提出加大執法力度,提高罰款數額,增派巡邏人員等措施。這些措施都是從“懲罰”角度來著眼的,實施以後,實際效果並不顯著。後來,有人從“獎勵”角度進行思考,提出“對保護環境衛生、主動使用垃圾桶的人們進行獎勵”的辦法。
沿著這條思路,工程師們很快設計了一種“獎勵式垃圾桶”,桶上裝有一個重力感應器,每當垃圾被丟進桶內的時候,感應器就會啟動其中的錄音機,播放出一則笑話或者幽默故事。笑話和故事的內容每周更換一次,以便給人們新鮮感。
這種“獎勵式垃圾桶”深受市民們的歡迎,特別是那些愛聽故事的孩子們,常常主動撿拾地上的垃圾扔進桶內,以便能欣賞那些讓人笑出淚來的故事。
有心的讀者也許會感到奇怪:為什麼要把電腦鍵盤的26個字母作這種無規則的排列呢?既難記憶又難熟練。在19世紀70年代,肖爾斯公司是當時最大的專門生產打字機的廠家。由於當時機械工藝不夠完善,使得鍵在擊打之後的彈回速度較慢,一旦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就容易發生兩個字鍵絞在一起的現象,必須用手很小心地將它們分開。從而嚴重影響了打字速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傷透了腦筋,因此實在沒有辦法再增加字鍵的彈回速度。後來,有一位聰明的工程師提出:打字機絞鍵的原因,一方麵當然是字鍵的彈回速度慢,另一方麵也是打字員擊鍵速度太快了。既然我們無法提高字鍵的彈回速度,為什麼不轉變視角,想法降低打字員的擊鍵速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