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6歲尚未決定將來是否要學法律,或者在大一未修完還未打算幹什麼,這一生就是不是沒指望了?就請看看上麵這個故事,這些憂慮事實上是杞人憂天,因為根本沒人能在十六七歲作出抉擇,為自己的一生定好方向,即使勉而為之,也是利少弊多。
活到老,學到老,挖掘個人潛能,才是終生事業。
不要為已倒的牛奶哭泣
能接受最壞的情況,在心理上,就能讓你發揮出新的能力。現實生活中,隻有冷靜麵對,從困境中尋求希望,才能擺脫困境,重新獲得成功。
讓生活和工作充實你
在人生道路上,不僅僅有陽光和鮮花,還有很多是烏雲和冰雹,在事業或其他方麵的挫折接二連三地襲來時,一種憂慮煩惱的情緒也許會在心頭揮之不去,而這種心境對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是無形的障礙。要使自己驅散消極憂慮的情緒,最好的辦法是找些事情來做,以工作來充實自己。當你投入工作之中,或者為某些事情忙碌時,煩惱自然會離你遠去。
海軍上將柏德在南極探險時,曾經一個人在那冰凍的大地上停留了5個月,極地氣候寒冷,條件艱苦,白晝與黑夜一樣暗,他必須保持忙碌以免瘋狂。這個方法很管用,有能力分配這些時間,讓自己感到擁有很強的自主性,不這樣做,日子無目的,沒有目的的日子,終必煙消雲散,消逝無痕。
從過去中走出
國外有則著名的“不要為已倒的牛奶哭泣”故事。一天早上,學生們到實驗教室上課,老師的桌上放著一瓶牛奶,學生們坐下後,看著牛奶,不知這跟衛生課有何關係。老師站起身來,把牛奶一下掃入水槽,並大聲對學生們說:“不要為已倒的牛奶而哭泣。”他叫學生們圍在水槽邊看那些碎片,說:“看清楚!我要你們必須記牢這一課。”牛奶流走了,你看到牛奶流走,卻再不能把它收回。但如果事先做好防範,就不會使牛奶倒掉,但現在太遲了,隻能忘了它,做另一件事。世上沒有後悔藥,任何後悔都不會救已發生的失敗或錯誤,惟一的辦法就是“不要為已倒的牛奶哭泣”,馬上投入到新的事情當中。
做最壞的打算
每個人都有這種心理,當某一事件不好的結果即將發生時,往往束手無策而陷入焦慮當中。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們不妨先從精神上接受即將發生的最壞的結果,使自己放鬆下來。如果一直焦慮下去的話,就不能集中精力做好其他的事,因為憂慮的時候,思想就會到處亂轉,從而使人們喪失做決定的能力。
從精神上先接受最壞的結果,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它能夠把你從那個巨大的灰色雲層裏拉下來,讓你不再因為憂慮而盲目摸索。它可以使你雙腳穩穩地站在地麵上,如果你腳下沒有堅實的土地,又怎能冷靜麵對不利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呢?林語堂說過:“能接受最壞的情況,在心理上,就能讓你發揮出新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隻有冷靜麵對,從困境中尋求希望,才能擺脫困境,重新獲得成功。
絕不放棄
成功並不是輕易就能獲得的,在成功到來之前,往往要經受各種各樣的挫折。有些意誌不夠堅定的人也許在這些挫折麵前悲觀失望,放棄自己心中的夢想。“他能力有限,也很軟弱,現實社會又是多麼的殘酷,看樣子他是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了,不管什麼事他也幹不成了。”如果遇到挫折就對前途產生動搖的話,潛意識就會播下不良的種子,終將導致失敗。在失敗麵前,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對前途產生動搖,而要堅定成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