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隻有衛東,才能夠解開兩家之間的那個緊緊相扣的怨恨的環。我隻能拚盡全力的將兩家的關係維持在這種小打小鬧的程度上,關鍵的改變還是需要衛東去做。”
張雪麗在心裏這麼感歎著,盡管無數次的失望,她隻能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到衛東的身上了。
就是在這個時候,張雪麗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生活裏麵,還是缺不了這個名義上還是自己未婚夫的男人。
不僅僅是自己,海西市也在期盼著衛東的歸來。
我們心目中的王者英雄,你要什麼時候,才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等待,慢慢的等待。
等待著王者歸來的那一天。
自古以來,名利都是一把雙刃劍。
你的名頭越響,功績越大,心裏煩躁的事情就越多,需要顧及的東西就越雜。
多少人因為沉迷於空名而陷入到難以自拔的境地,衛東現在也走在這條路上。
因為自己的功成名就,衛東漸漸的在各方麵不再那麼勤勤懇懇了,現在的他需要應酬這種各樣的活動,想著法的跟那些企業家或者上層人士進行勾心鬥角的討價還價。
浮躁的心靈,必然帶走自己的初衷。他跟班中的學生們的距離越來越遠,慢慢的有些疏遠了魔鬼班的教室和黃風中學的師生們。
但他越是風光得意,越是業務繁多,周圍的那些人就越加沒有辦法去製止他的各種行為。
在大家的認識中,衛東是一隻龍,自然不會在黃風中學的小水潭裏麵呆上太久的時間。假如一心要把他從更加廣闊的交際舞台上拽回來,豈不是耽誤了衛東那平步青雲的前途嗎。
帶著這種顧忌,那些他身邊的朋友們,都沒有對衛東的改變做些什麼過激的事情。
對於像衛東這樣優秀的人,大家心裏都帶著一種崇敬,也是一種畏懼,沒有人願意去強行改變衛東的人生軌跡,因為他們都覺得負不起這個責任。
越是這樣,衛東就離著原來的道路越走越遠。
一些場麵上的交際應酬酒會,都會發現衛東的蹤影。現在已經成為了公眾名人的他,時常忙碌在一些虛幻的事情中,用那些虛榮來滿足自己那顆好大喜功的心。
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那些隱藏在暗處的敵人們,終於尋覓到了自己的機會。
李耀身邊的智囊團們,為他出了一個十分巧妙的主意,既不用李氏家族的人出麵,又能夠將衛東在這些時間積攢下來的滿滿的人氣,迅速的散掉,讓大家對衛東感到厭惡,不再認為他是一個多麼高尚的正人君子。
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從衛東自身的弱點開始。別人用過的伎倆,隻要自己操控的隱秘一些,並不是不會成功的。
延續著祝倩雅一事的軌跡,李耀他們那一群人決定,還是在衛東與身邊的那些女老師和女學生們身上入手,將衛東曾經申訴過的詆毀的事情落實。
比起那個江城電視台的女主播的造謠生事來,李氏家族的智囊團們更加一步,直接把那種謠言,運作成為事實,到時候衛東不但無法麵對公眾們的質疑和非難,而且還會讓祝倩雅事件敗訴的江城市電視台那邊找到了證據,就更加坐實了衛東本來就是一個荒唐無恥的人物。
想把很難抓得到把柄和弱點的衛東搞掉,還是從他那風流倜儻的本性方麵入手吧。
智囊們向李耀提出建議,運用自身的勢力,讓更多的觥籌交錯環繞在衛東的身上,讓更多的甜言蜜語和溜須拍馬淹沒他,直到他放鬆警惕的那一天,就是他名譽盡失的那一天。
就這樣,衛東更加忙碌的參加到各種各樣的交際場合上,觥籌交錯,歡歌笑語,加上周圍人的極力奉承,還有為他特別安排的各色美女們。這一切的一切,就是一個陷阱,為了讓衛東露出馬腳,在漂浮著的勾心鬥角中麻痹他的意誌,放鬆對這些場合的自製力和戒心,直到他掉進坑裏,被大家揪出來的那一天。
酒客們滿嘴稱讚的話語,說著那些虛無縹緲的話,一句句的衛主任、衛哥、東哥的親切的稱呼,熱情的請求衛東的指教,說著各種各樣要邀請衛東到他們公司參觀、喝酒、任職、或者代言之類的話語,許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價碼。
衛東先前當過兵,又是富家子弟的出身,本不是沒見過世麵的人,但是一旦陷入這樣的場合,在虛情假意的酒桌上,慢慢的也變得昏昏沉沉了。
而他的那些敵人們,就是打著讓衛東酒後失態的主意,千方百計的安排人要灌醉衛東。隻要衛東醉倒,那後麵的劇情就由著灌醉衛東的那些人來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