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住在螺絲山腳下。
清晨,一縷和煦的陽光透過清晰明亮的窗戶,溫柔的揮灑在我的臉上,又似乎照進了我的心房,把昨天的幾多煩惱遺忘,開始了新的一段旅程。
清晨的校園就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誰也不願意打破這和諧的寧靜,寧靜的悠然,靜謐的神聖。一個人靜靜的走在校園的小路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清風徐拂,溫柔的在我臉上劃過,一片凋零的葉子不經意間的落在我的衣服上,在我的微風下跳著一支和諧的舞蹈,似乎是對我親切的問候。繁華落盡,漫天凋零,依舊是秋天裏最美的一個畫麵,落葉是它最美的憂傷。
螺絲山是我們學校唯一的一座山,這裏記錄著學校的曆史,點點滴滴都孕育著校園的文化,使得這裏的氣息與眾不同。約了幾個同學一起登高,在山腳下是一個水平如鏡的湖泊,這裏的睡靜的可愛;靜的清澈;綠的像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靜的神秘,讓人有一種恨不得馬上揭開它神秘的麵紗的衝動。我們從它旁邊的冷清的石橋走過,從她隱蔽的小道上山。這山不是一般的好爬,這裏的山坡很陡峭,讓上山者不免多了幾分膽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開始上山了。剛走了幾步路就遇到了困難,這裏的每一個石階都是由辛勤的勞動者,艱辛的開鑿而來的,能在這樣險峻的山開鑿出這樣一條如此安全的通山石徑,是偉大勞動人民的智慧的結晶。我們一邊感慨,一邊往高處攀爬,期待著到達山的頂峰,好一睹校園風光。
我們就這樣懷著一種欣喜和期待,繼續我們前進的步伐。在半山腰處的是一片密布的叢林,這裏的樹木沒有在秋風的肆虐虐下凋零,有的依舊生長的旺盛。往裏麵走,會看到有的的葉子難免拗不過秋天這個淘氣的小孩的傑作,落葉紛紛的落在地麵上,一切是那麼的悠然,看不出它們的半點悲傷。落葉歸根,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葉子的一生很短暫,活著的時候為自己的枝幹增添新綠,等到它凋零的時候,又安靜的落在樹下,默默奉獻。我常年在學校忙碌,有時候厭倦了這裏的繁忙,多麼希望能夠有一個能讓我棲息的地方。每次我想家的時候,都會默默的寫一些心情,多麼希望有一個人來讀懂,而我卻從來沒有遇到過屬於我自己讀者。落葉不需要有人去讀懂她,然而她內心裏的平靜也是我們所不能比及的,因為任何時候,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一點私心。
越往上攀爬,就越陡峭,這裏的山路蜿蜒的仿佛是一條長長的巨龍盤在半山腰間,那幾個分開的岔口便是它的利爪,怪石嶙峋,它時刻都有騰空而起的氣勢。少頃,我們來到山間的一個涼亭,這是建築工人為了遊客的方便而專門設計的,一陣微風請略而過,似乎是對登山者的一絲慰藉。亭子裏有幾張光滑了的石凳,不知見證了多少個登山者的堅忍不拔之誌。對於上山的遊客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憩息的好地方,沒有它,估計能夠真正上到山頂的人會寥寥無幾。在這裏可以俯視整個學校的建築高樓,涼亭的另一個方向是學校外麵的一座高山,站在這涼亭可以依稀看到那座山的危崖高聳。等到將厭倦了的目光重新投回未跑完的半山,心中不免有一絲畏懼。等到不經意間看到了一下山底,這才著實讓人膽戰心驚,全神貫注的凝視著山腳下的遊客,沒有恐高的人看了這山腳與涼亭之間的高度也會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