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導讀 德川四天王(1 / 2)

——酒井忠次

戰國中後期名將,德川四天王之首,與石川數正被時人稱為“德川二之重臣”、“德川天下之元老功臣”。大永七年(1527)生於三河。

酒井忠次又名酒井左衛門尉忠次,小名小平次、小五郎,他的父親是酒井忠親。

酒井忠次早年於德川家康(鬆平元康)的父親鬆平廣忠為為家臣,娶了廣忠的妹妹碓井姬(光樹院)為妻。後隨作為人質的家康來到駿府,成為家康的近侍,是家康眾多跟班當中年紀最長的一位。桶狹間之戰後跟隨鬆平元康(德川家康)在岡崎獨立。

1564年攻打今川氏吉田城取得重大功勞,成為吉田城主。

1572年末三方原之戰敗戰後在濱鬆城擊鼓激勵土氣,使武田軍放棄追擊。

1575年長筱之戰中,突襲巢山砦成功。

1579年酒井忠次自恃老臣,對世子德川信康出言不遜,而遭懲罰。1588年忠次將家督讓給了長子酒井家次,開始在京都隱居,他曾經向家康提出抗議家次隻能分封10萬石領地,1596年12月17日在京都去世。

後世將他封為德川四天王及德川十六神將之一。

——本多忠勝

戰國中後期之名將,世稱“戰國第一猛將”、“鬼之平八”,德川四天王以及日本七柱槍之一。更被織田信長稱讚為“日本之張飛”。他生於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八日。他是本多忠高的長男,幼名為鍋之助,通稱平八郎。

弘治三年(1557)秋,忠勝被剛元服的鬆平元康召為近侍,當時忠勝剛好十歲,自此,忠勝一直跟隨在元康(家康)的左右,成為不可或缺的親信。

永祿二年(1559),12歲的忠勝元服,翌年五月,義元準備上洛,並開始計劃渡過尾張,十九日,忠勝隨元康運糧草到大高城,準備攻入尾張。剛好織田勢派兵前來擾亂,元康等出迎織田軍,也成為忠勝的初陣,忠勝奮勇戰鬥,獲得不少鬆平老臣的讚賞,忠勝的武勇之風初現。

清洲會盟後,家康主力於平定及統一三河,為此推行一係列改進,但因推行太急,終於在第二年9月釀成三河地區一向一揆(即形成正反兩種對抗勢力),一向宗到處擾亂,家康立刻命大將酒井忠勝及神原康政等出兵討平,忠勝穿著新製成的鹿角之兜及家康新賜的名槍“蜻蛉切”出發。

當一揆眾看到忠勝時,大叫:“此乃蜻蛉切之平八郎!”並立刻潰散。

12月,忠勝等攻打一揆的根據地上宮寺及勝鬘寺,打敗其首蜂屋半之丞,三河一揆宣告平息,家康在戰後於妙源寺論功行賞,忠勝獲“功勳第一”的感狀,自此被公認為鬆平家的第一猛將。

忠勝在和家康一起爭戰後期時認為自己體力走下坡,將自己的愛槍槍柄砍掉一尺,使槍發揮的空間更廣。

慶長八年(1603年)二月十二日,家康被封征夷大將軍,次年,忠勝以有眼疾及身體不安為由,要求回桑名養老,慶長十四年(1609年),忠勝正式隱居,把家督之位讓予嫡男忠政,把大多喜的五萬石留予次男忠朝。

他在隱居後鍾情木雕,因一次被雕刻刀割傷而使傷口被細菌感染引起並發症。於慶長十五年(1610年)十月十八日於桑名城病死,得年63歲。他的法名“西岸寺殿前中書匹譽良信大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