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林少俠顯然已經將這東西改得跟原版大相徑庭,有了界袋這個作弊器,他根本就不需要一個能夠持久的陣法,哪怕是隻能用上一天的‘天陣’,他都嫌時候太長。
為此,在試煉之地殺魁族殺得太過無聊之時,他也動過一番腦筋,也不知多少次腦洞大開之後,居然還真就讓他改出一個麵目全非版的‘天陣’。
‘天陣’之所以需要六個幾乎相同的陣基材料,說白了,就是為了求一個平衡,既然如此,隻要能夠達到平衡,陣基材料就不一定非要相同大小。
道理很簡單,就有如在天平兩端放上不同重量的兩個東西,正常情況下,天平自然會往重的那一邊傾斜,但如果能夠自由移動天平下方那個支點,讓兩個不同質量的物件保持平衡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由於陣基足足有六個,林衍需要做的,是在一個六盤天平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需要完全平衡,隻要暫時平衡,在他發力轟擊陣眼之前不要崩潰即可。
當他能夠熟練做到這一點之時,對於陣基材料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什麼泥土沙石,完全可以信手拈來,隨意成陣……好吧,這麼說大半是在吹牛,他要真這麼厲害,那麼所謂的事先準備,大概隻需要往界袋裏存上大量沙石即可。
事實上,就算改良後的‘天陣’,對於陣基材料要求沒有原來那麼苛刻,可也有所限製,最明了的一個,便是相差不能太大。
你要是隨手撿顆石頭,便要跟眼前的大山保持平衡,那不是開玩笑嗎?
就算林衍玩得再熟練,最多也就是讓六個陣基之間的質量相差個三倍五倍,再大的話,分分鍾都可能玩脫。
而且你別看他現在隨手成陣的樣子十分拉風,但那大半功勞要歸在事前準備上麵。
這個‘事前準備’,則包括:
第一步,找到能夠保持平衡的六個材料。
第二步,將其中五個拚好。
第三步,量出第六個材料的對應位置,以確保將它放上去後正好能夠成陣。
第四步,將第六個材料放在隨時都可以推入到成陣位置的地方。
第五步,將六個材料收入界袋。
而使用之時,林衍需要做的,則分三步:
第一步,將六個材料從界袋裏拿出來。
第二步,將第六個材料推入到對應位置,布陣完成。
第三步,以元力代替陣眼材料,直接轟擊中間陣眼,引發強力一擊。
換句話說,此時林衍那看上去隨手可成的‘天陣’,事實上每一次發出攻擊,都需要足足八個步驟,而且由於界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招換個人來,就算能夠玩得轉,也肯定沒辦法像他玩得這麼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