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馬車走了多久,簾外漸漸傳來人群的喧嘩聲,她挑簾向外看去,才發現已經到了集市。
長安城中東西、南北交錯的二十五條大街,將全城分為兩市一百零八坊,而楊出雲卻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條街哪個坊。
他們下了車,徒步走在街市裏,看著人來人往的百姓和商販們,李治的眼睛不停的掃向四周,一看到稀奇古怪的東西就一定要過去看看,弄得楊出雲暈頭轉向,還得目不轉睛的盯著他,怕他走丟。楊出雲怒了努嘴,“你私自出宮到底是幹什麼去?難不成你要來趕集?”
李治站在賣燈籠的攤位前,隨手擺弄著一個桔色宮燈,漫不經心的說,“今天是長安城內最大的集市,我來湊熱鬧,不行嗎?”
楊出雲才不信他的鬼話,皇宮裏的人也就李簡能閑的領她去逛集。她笑了笑,“這趕集的日子,家家未出閣的姑娘都會出來,好比上元佳節的燈會,莫非,你是來選王妃的?”
李治撲哧一聲笑了出來,指著楊出雲說,“我堂堂一個王爺,還要淪落到自己去街市選妃嗎!”
她抿嘴一笑,目光中多了一絲玩意,“你也老大不小了,就連代王也已經有了兩房妃子,你為什麼一直不娶妻呢?難道說,你心裏相中了哪家名門閨秀,卻不敢向你父皇求婚?”
“你別拿我尋開心。”李治看出她的意圖,正色道。大步向前走去。
楊出雲緊忙跟上,“我說的不是實話嗎?比你年幼的弟弟都已經成家,你為什麼還獨身一人?”
李治停住,站在路邊含著一抹笑意看著她,“我要娶妻,必須先滿足三點。她要有三嫂之貌,碎月之賢,楊出雲之勇。”
她原本掰著手指一一數著,當李治念到她的名字時,她的動作一滯,笑容也僵在臉上,好半天後才開口,“那你幹脆娶我好了!”
李治點了她的腦門一下,“想得倒美,你隻擁有一點,還差兩點呢!”
楊出雲嘻嘻的笑著不說話。
李治向四周看了看,“我離開一會,你先去玩吧,等會我來找你。”
“不要!”楊出雲搖頭,“為什麼要丟下我,你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李治狠狠地白她一眼,“那你就跟著我吧,隻要你別後悔!”
“你去哪啊?”她疑惑的詢問道。
李治麵上一紅,瞪著她,“解手!”
楊出雲一愣,臉也紅了起來,幹咳了兩聲,“那你去吧,別走丟了!”
“磨磨唧唧,早知道就不帶你出來了!”李治轉身就走。
她不敢走遠,隻得在周圍閑逛,看到前方有一家不小的茶肆,就想到裏麵喝杯茶。她找個了雅座坐下,一會小二就拎著黃銅長嘴茶壺過來。台上正有一個身穿白袍老人在說書,那老人已近半百,身材卻還如白楊般挺直,刀削的眉,高挺的鼻梁,薄薄卻緊抿的唇,以及一雙漆黑的眼珠時而閃過墨綠,他身上那種大隱隱於市的涼薄氣息不由引她多看了幾眼。
他時不時拍響的醒目惹得楊出雲無意識的聽著。
“隋時末年,天下大旱,連護城河都已枯竭,老天又下了狠心,整整一年沒下過半滴雨露,莊稼都枯萎在田裏,老百姓也都餓死的餓死,渴死的渴死,餓殍遍地,往往走上二十幾裏地都找不到一個活著的人。偏偏又逢戰亂,幾次征伐高句麗弄得國庫空虛,朝廷又不肯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人們四處傳聞,隋快要亡了,就像已經亡掉的南北朝一樣。”
那男子的聲音帶著一分蒼涼,仿佛要把人帶回隋末時期,本來隻是無心聽的楊出雲,此時卻不得不專心的聽。
“國主昏庸,奸臣當道,百姓們隻好四處反抗,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家盜賊紛紛揭竿而起。當李氏父子攻入大興殿時,昏君楊廣居然還在寢宮裏和他的妃子尋歡快活!”他越說越激動,一番話已經敲了三次醒目。
楊出雲對她的祖父再無感情,可她好歹也姓楊,豈能讓他在這裏侮辱自己的姓氏,拿起佩劍,直接向那個老者衝了過來。一劍橫在他的脖子上,“你是什麼人,敢在這裏胡言亂語?”
他對她笑了笑,冷靜的說:“公子定是楊氏後人,可隋朝昏庸腐敗人人可見,再說現在已經是李氏天下,公子此舉就不怕官府將你抓入牢內,判個造反之罪嗎?”
“李世民到底給了你多少好處,讓你在這裏妖言惑眾!”楊出雲厲聲道,手上的劍向他的脖子靠了兩寸。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皆吃了一驚,熱鬧的茶肆瞬間安靜下來,都睜大眼睛看著台上的兩個人。
“公子如果想找在下的麻煩,咱們可以單獨談談,而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他冷冷的掃了楊出雲一眼。
她一腳踢翻身旁的凳子,怒視著他,“我今天就要在這裏好好教訓教訓你,看你還敢不敢再胡說八道!”
剛要向他臉上揮拳,就有人拉住了她的手腕,力氣大的她不容反抗,任由他拉著自己跑了兩條街,直到看不見那個茶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