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煉好性格——做人見人愛的好女孩(1 / 3)

快樂源於我們的心態,常言道,境由心生,心態決定了我們人生的高度。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各種的不如意,既然我們不能躲避,為什麼不笑著麵對它呢?心態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一個心態悲觀的人,無論他看什麼都是陰沉暗淡的;而一個擁有樂觀、灑脫心態的人,看什麼都是燦爛明媚的。做自己心靈的主宰,把負麵的情緒掃掉,把樂觀的心態迎進來,這樣的人生才是美好而快樂的。

1.心態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快樂來自哪裏?來自你的心靈深處。在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承受著越來越沉重的心理壓力。此時,心態的調整更為重要。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你幸福生活的基礎。雖然我們可能無法改變人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境。態度決定心情,無論身處什麼環境,用敏感的心去捕捉靈感,用智慧的心體味生活的真諦。記住,輸掉什麼也別輸掉好心情。

美國奧蘭多朗托斯業務推廣公司的總裁潘·朗托斯曾在她的演說中仔細描繪了她的圓夢經曆。

在多年以前,朗托斯曾是一個肥胖、沮喪的家庭主婦,每天睡上18個小時以上。但是一天,她突然覺得自己已經厭倦了目前的生活,她決心做些改變。

她開始聆聽一些有關積極思考的錄音帶。錄音帶裏說,需要一天3次對自己重複肯定宣言,她於是一天說上50次。錄音帶裏說,必須在心裏時常想著一個固定的成功形象,她便全天候照做。她一遍遍地在腦海裏描繪自己外向、整潔、自信的形象,並且她自己也感覺到自己真的變得積極了許多。

就這樣,善於運用積極思想、正麵宣言,以及辛勤紛繁的努力,朗托斯連續升任到電台的業務經理。她的上任使得一向並不怎麼出色的電台廣告業績在她的積極努力下,短時間內傳奇般地提升了7倍之多。在不到兩年時間裏,朗托斯成為迪士尼旗下夏洛克廣播公司的副總裁。爾後,她又創立了自己的公司。

朗托斯的成功經曆,教導人們如何在心中描繪成功的景象,確認並實現它。事實上,所有的成功者在他們真正完成夢想之前,他們也都已經先運用想象力遇見自己的成功圖像。不管他們在開始時是多麼貧窮與卑下,甚至不管他們所受的教育曆程是多麼短暫,也不管他們結識的人是多麼稀少,但他們總是能夠想象自己可以成功。他們自信能夠成功,生命就以事實回應他們的夢想,以符合他們的自我形象與對成功所持有的信念。

良好的心態能夠很好地影響個人、家庭、團隊、組織,最後影響社會。一個人幸福不幸福,常常由心態決定。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這就需要調整心態去麵對。積極的樂觀心態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至關重要。

有位父親帶著兒子去參觀凡高的故居。兒子看了凡高用的那張小木床、凡高穿過的那雙裂了口子的皮鞋,問父親:“凡高不是位百萬富翁嗎?”父親回答:“凡高是位連妻子都沒娶上的窮人。”第二年,這位父親又帶兒子去丹麥參觀安徒生的故居,兒子問:“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宮裏嗎?”父親回答:“安徒生是鞋匠的兒子,他就生活在這棟閣樓裏。”那個孩子名叫伊東·布拉格,他後來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獲普利策獎的黑人記者。伊東後來回憶童年的經曆說:“那時我們家很窮,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像我們這樣地位卑微的黑人不可能有什麼出息。幸好父親是個水手,每年往來於大西洋各個港口,可以帶我到處看看,讓我認識了凡高和安徒生,我才知道,上帝從不輕看卑微。”

正是這種陽光心態使伊東·布拉格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使他對人生采取了進取的態度,終有後來的成就。由此可見,具有樂觀的心態,才會在夜空中欣賞到星光的璀璨。如果是悲觀的封閉的心態,即使在陽光燦爛的正午,也會為陰影而消沉。用陽光心態去享受生活,才會在生活中發現美,才會欣賞生活,熱愛生命。

愛默生說:“一個朝著自己目標永遠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在很多時候,失敗不是因為缺少實力,而是心態不穩,容易沮喪。人的相貌、家境等先天條件是無法改變的,但至少內心狀態、精神意誌是自己可以控製的。古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季羨林先生也說:“不完滿才是人生。”可見,以正確的心態麵對不如意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麵對困苦與不如意,有人選擇積極麵對,有人則選擇了消極與痛苦;麵對同樣的挫折,有人不是選擇自我放棄,就是自怨自艾,甚至抑鬱而終。不同的心態,決定了不同的人生。擁有積極的心態,我們看到的風雨都將是人生的風景。沒有積極的心態,和暖的陽光也將變得刺眼。所以,世界上沒有揮不去的痛苦,隻有不肯快樂的心。

寫給女孩的蜜語

所處的生活環境我們不能改變,天氣的好壞我們更不能選擇,但我們卻能改變我們的心態。請你記住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不同之處就是:成功者將挫折、困難歸因於個人能力、經驗的不完善,他們樂意不斷向好的方向改進和發展;而失敗者則怪罪於機遇、環境的不公,強調外在、不可控製的因素造就了他們的人生位置,他們總是抱怨、等待與放棄。

2.用樂觀的心態改變你的命運

心態與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消極的心態會讓你從此一蹶不振,而積極的心態則可能改變你的命運,使你集中所有的精神力量去成就一番事業。當你以積極的心態全力以赴時,無論結果如何,你都是贏家。

著名詩人席慕容說過:“有一個方法可以讓自己好看,就是盡量保持快樂的心境。”不僅僅是樣貌,其實你的人生軌跡都和心態緊密相連,不同的心態會導致不同的人生境遇。

有一位母親,她有一位讀高中而且網球打得很好的女兒。有一年,學校舉行網球聯賽,女兒滿懷著勝利的希望,信心十足地報了名。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保證第二名,爭取第一名”。

比賽前,當女兒查看賽程表時,發現第一場和自己比賽的竟是曾經打敗她的高手,她很灰心,開始垂頭喪氣起來:“我怎麼可能打敗她呢?這次可能連預賽出線的機會都沒了,還談什麼保證第二,爭取第一啊!”

母親看到女兒如此絕望,自己的壓力也很大。她腦子一轉,對女兒說:“你想不想把那個人打敗呢?”

“當然想呀。不過她上次把我打得很慘,我們的實力相差太遠了。”

“我有一個方法,如果你照著我的話做,你便能贏這場比賽。”

“真的嗎?媽媽你快點兒告訴我好嗎!”

“你現在閉上眼睛,回想以前你打網球時最精彩的一幕,把那過程從頭到尾重演一次,好好地感受勝利的滋味。”

女兒照著母親的話做,不知不覺,剛才臉上的絕望表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神煥發。此後,女兒便天天如此調整自己的心態。

改變了麵對比賽的態度,讓她充滿了信心和活力。不久,比賽正式開始了。女兒信心百倍地踏上球場,施展渾身解數,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輕鬆地贏得了第一場比賽。比賽結束之後,女兒興高采烈地衝向母親。

母親說:“你打得很好啊!”

“全靠媽媽的指點!坦白說,我最初聽到時有點兒懷疑,沒想到那麼有效!”女兒興奮地說著。

“是你自己良好的心態幫了你,媽媽隻是幫你找回了這種心態而已。”母親笑著說道。

當你的心靈隻為一種可能的結果所盤踞時,你的心靈便會產生一種魔力,你的思考過程和整個神經係統會將一切的力量都凝聚於產生這個結果。

有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不要讓你的心態使你成為一個失敗者。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積極心態的人所得,並且還要以積極的心態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的。

那麼能利用自己心靈的力量讓自己的表現更好嗎?當然可以。你可以重複地告訴自己:“我能做到!我能做到!我能做到!”且在重複這句話的同時,也要想象著你所想要達到的表現水準。不要讓任何相反的念頭竄入你的心裏!忘掉它們!勝利者永遠隻想著勝利。

心態會以各種方式影響我們的心理和生理,讓我們更加確定未來是成功還是失敗。擁有消極心態的人,總是相信不好的結果一定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慢慢地對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了自信,他們距離成功也會越來越遠。而擁有積極心態的人則不同,他們會努力地去爭取,哪怕失敗也在所不惜,爬起來繼續前進,於是,成功慢慢地走向了他們。

寫給女孩的蜜語

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健康的一麵和消極的一麵,心態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心態是健康的,那麼你看到的就是樂觀、進步、向上的一麵,你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及周圍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你的心態是消極的,那麼你在生活中見到的就隻能是悲觀、失望、沮喪、灰暗的一麵,你所麵對的前途也是黯淡無光,一片漆黑。

而且在你的生活中困難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們要樹立正確麵對困難的態度,培養樂觀向上的心態,讓自己在困難麵前不逃避、不抱怨,以坦然、積極、樂觀的態度微笑地麵對。

3.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每個人幸福與不幸福,快樂與不快樂並不是彼時的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態度,一種源自於內心深處對生活的態度。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擁有了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要知道快樂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沒有人能讓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隻有戰勝生活中的憂愁,才能享受到快樂。

在去工作的路上,她感覺很好。這是一個5月的早晨,小鳥在歌唱,她的家庭幸福,嗯,今天會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昨天她剛成交了一筆大訂單,她期待著在周末的時候能得到一筆可觀的提成。

忽然她被交通警攔住了,並交給她一張30美元的罰款單。幾分鍾以後,一個輪胎癟了,於是她把車開出車道停了半個小時。當她到了辦公室以後,經理遞給她一張紙條告訴她昨天的訂單被取消了,因為顧客的信用卡不合格。

她接待的第一位主顧粗魯而自以為是,在短短的幾分鍾內,她就被訓斥了數次。當這個客戶離開時,她從心裏鬆了一口氣。問題是,今天剩下的時間她會怎麼樣呢?她還會有一份好的心情嗎?回答是,這主要取決於她,或者取決於經理對她的幫助。在剩下的時間裏,她可能在與前來談判的10餘個主顧中隻成交了兩三個,這沒有超過她從前的水平。也許在她總結這一天時會覺得很糟,隻不過她還在忙於與顧客周旋。她傳遞給顧客的活力取決於她如何看待這一天,如何處理不利於自己的處境。如果她意識到活力和熱情於己、於人都有利,那麼,那張30美元的罰款單、半個小時的修車、取消的訂單、粗魯的客戶這些都不算什麼,它們絲毫不會影響她與下一個主顧打交道。

在任何一天、任何一個時候,你都將獲得充沛的活力,這取決於你的思想,而不是外界因素。想到這些,她突然回頭看了一眼窗外,窗外的玻璃映出了一個陌生的女人,那個人的眼睛裏充滿了疲憊,頭發也亂亂的,整個人快要趴到桌子上了,看起來很累。“這是誰?是我嗎?”她反問,“我就要用這個樣子迎接我的一天嗎?去麵對客戶嗎?當我的客戶看到這樣子的我,他們會對我有什麼樣的想法?會信任我嗎?答案很明顯,我自己都不滿意自己,更何況是顧客呢?”

於是,她打起精神挺直了腰杆,那罰款單和癟掉的輪胎已經發生了,而且已經過去了,如果自己再用這種消極的態度去麵對新的挑戰,那麼得到的隻能是失敗和更多的沮喪。以充沛的活力去展現自己的信心和麵對挑戰,這才是最重要的。

曾經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充沛的活力來自哪裏?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它來自於我們的內心。一個充滿自信的微笑、一種樂觀的心態,那是給予別人的歡迎,也是給予自己的鼓勵。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晴天還是陰天,一個人看待世界的眼光決定著他的生活,也決定著這個世界在他眼中的模樣。

親愛的女孩,每天在睡覺之前腦子放鬆下來的時候,問問自己:“今天你過得快樂嗎?”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你會覺得很忙、很累,但是今天的日子不論怎樣過都會有一件令自己高興的事。其實生活中一些看似很沮喪的事,如果你換一個角度去想,就會發現原來生活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快樂的分子。

如果你整天陷在那些鬱悶煩惱的事情當中,慢慢地,所有的快樂都會從我們的生活中偷偷溜走,因為我們悲觀的心讓我們的眼睛失去了發現美、發現快樂的光亮,久而久之,我們的生活或許真的就成為我們所擔心的那樣糟糕和無助了。有句箴言這樣說道:“生活就如同是一麵鏡子,假如你對它微笑,它也會微笑地對著你;假如你沮喪地看著它,它也會沮喪地看著你。”

寫給女孩的蜜語

年輕的女孩,要養成快樂的習慣,這樣憂愁就不再有,煩惱就不再來。當快樂成為了一種習慣,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都會留下歡聲笑語的足跡;當快樂成為一種習慣,無論多麼平凡、糟糕的事情都會在你生活的畫卷中留下精彩的一筆。用樂觀的心態去看待世界,世界也會瞬間變得美好起來,而你也會散發出真正充滿幸福的微笑。

4.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過什麼樣的日子,知足者才能快樂。親愛的女孩,你要明白強者之所以是強者,正是因為他們能夠享受通往成功過程中的艱辛。如果你耐不住這種艱辛的過程,就不要整天幻想著天上掉餡餅,更不要怨天怨地,讓煩惱像病菌一樣,永遠纏繞著你。

要做一個知足的人,不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非分之想。對於你來說,無病無災即是幸福,努力學習獲得收獲也是幸福,家人平平安安更是福中之福。知足自有知足的快樂,不需要理會別人如何看待。但生活中卻有好多女孩總是跟別人比來比去,比成績、比漂亮、比衣服的貴賤,等等,結果越比越怨氣衝天,煩惱難耐,快樂早拋到九霄雲外。其實,究其原因就是自己對現在的生活不知足。

小薇一直心情不好,對周圍的人和事都充滿了怨恨。她已無心按部就班地工作,總是為沒評上職稱憤憤不平,為領導不重視她的工作而怨氣衝天,為家裏沒有錢買好的房子而懊惱,為能力不如自己的同事獲獎而發火,為年底快到手的獎金單不如別人多而牢騷滿腹。她總覺得自己需要什麼生活就不給她什麼,人們也在疏遠她,好像她是一個隨時要爆發的“定時炸彈”。

她的閨蜜琳娜實在看不下去她這樣生活。有一天在琳娜的家裏,琳娜對她這段時間的表現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說:“我知道你不欣賞阿Q,一心要做生活的強者。可是,你知不知道,咱們的老總,當他是一名普通工人時,天天下班後把所有人的自行車擦得鋥亮;好幾次分房,他都把好樓層讓給了別人;就是現在當上老總,年薪50萬,他也沒有高枕無憂,每天隻睡4個多小時,抓緊空閑時間讀書,提高自己。這些你能做到嗎?做不到,就過你平常人該過的生活,知足吧。”小薇把琳娜的話回味了好幾天,終於意識到其實知足就是一種快樂,從此,她調整了心態,開始重新對待生活,努力地提升自己。

每一個女孩都希望自己活得快快樂樂的,然而,如果你在人生的曆程中把欲望設定得太高,認識不到願望與現實總是有距離的,適可而止是一種理智;或者對自己已經得到的不去珍惜,這樣的你肯定快樂不起來。不要一味地滿足自己的欲望,這種失去理智的作為,是快樂的生活離你越來越遠,甚至慢慢消失的一個主要原因。

梁從誡先生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兒子,他1949年入清華大學曆史係,1952年院係調整後轉入北京大學曆史係,1958年研究生畢業分配到雲南大學曆史係任教。後來,他先後擔任中國大百科出版社編輯、《知識分子》雜誌社主編、《自然之友》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他的經濟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好了,家庭出身好,收入也非常高,但是他卻從不追求物欲,也不喜歡追求其他的物質需求,更不去過一種奢靡的生活,而崇尚勤儉樸素的傳統美德。他認為平淡、知足是一切幸福的中心,能夠使人通達、平靜、知足、無累、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