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自遠聽了趙天成的介紹,抬頭看著不遠處那低婑的捐毒城牆,不由搖頭。
這個羅林阿裏格洛布尼真是瘋子。
愛國固然應當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但如果因為愛國要把整個國家綁架,寧可整個國家滅亡也不妥協,這不是愛國,這是害國了。要知道投降固然恥辱,但隻要人地在,還有重新複興之日,如果整個國家的人都沒了,地都沒了,還拿什麼來複興?這哪裏是愛捐毒國,這是與捐毒國有不世之仇啊。
但現在,想通過教育讓羅林阿裏格洛布尼或者捐毒百姓改變想法隻怕是不可能了,看來,隻有打上一仗才行。隻是,捐毒城牆雖婑,但有城牆就有防護,一旦捐毒人戰而不利就退入城內,也真是個麻煩事。
歐陽自遠一邊想著,一邊進了帳,此時眾將也已經入帳,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的說著這一段的經曆,談及休循滅國,無不欷噓。
眾人正自談著,有衛士來報:捐毒國王求見。
歐陽自遠急令眾將整理儀容,又命將一邊的座椅好好收拾一下,放在上端,然後帶領眾將一起出迎。
孫威走在後麵,見歐陽自遠如此重視捐毒國王,心中不滿,錯後一步,低聲問趙天成:“趙將軍,這捐毒國王有什麼了不起的,為何歐陽將軍如此重視?”
趙天成輕笑了一下,答道:“捐毒國王的確是小國之王,但這個小國卻也有數萬民眾,而且捐毒王很得民心,尊重一個捐毒王,就是收了數萬捐毒國人的民心,同時還給西域各國做了個示範,以使各國得知,隻要臣服我大漢,就安如泰山,如此好事,何樂而不為?”
孫威聽了趙天成的解釋,不由暗歎,心想自己也就是做到定遠將軍了,想做全軍統帥是不可能的,至少這一份遠見,他可是沒有。
眾將出帳,羅列兩邊迎接捐毒王。歐陽自遠當先而立,迎著捐毒王看去,見捐毒王年紀並不大,也就是不到五十的年紀,身材有些婑,看起來就是一個和善的中年人,當下搶先抱拳為禮:“大漢奮威將軍、漢軍統帥歐陽自遠參見陛下。”
他嘴裏說著參見,但並沒有下拜,而是以抱拳為禮,如此一來,既有了禮節,又不失威嚴。
捐毒王本是打定了主意,要拜見歐陽自遠的,沒想到歐陽自遠不但主動前來拜見,而且羅列眾將,排場不小,不由吃了一驚,急忙與歐陽自遠客氣著,二人相互揖讓,進了中軍大帳。
進得帳來,捐毒王的座位已經擺好,自是高高上座,與歐陽自遠並列,而眾將則都站在下麵,捐毒王見歐陽自遠如此尊重自己,心中也是高興,連連客氣。
歐陽自遠與捐毒王說著客氣話,心裏卻在猜測捐毒王的來意。
以他的猜測,捐毒王是來探口風來了。
畢竟,此前漢軍有過盡滅一國的事,雖然這不是漢軍所為,但如果沒有漢軍,自然也不會有滅國之事,捐毒王雖然想投降,但肯定不想自己的國家滅國,所以特別來探口風。
果然,二人客氣了幾句,轉入正題,捐毒王語言雖然委婉,卻正是提出:捐毒願意投降,隻是希望漢朝不要將捐毒滅國。
歐陽自遠點頭答應,說的極為鄭重:“我大漢於臣服之國,一向仁慈有加,隻有保護,絕無欺壓,縱使屬國有小小冒犯,也以寬容為主,除非屬國不服大漢,一心挑釁,否則我大漢絕不會仗勢欺人。”
捐毒王聽了歐陽自遠的話,心裏多少算有了個底,雖然話是這麼說,做起來是不是還要另看,但畢竟歐陽自遠是漢軍統帥,不會順口胡說,既然這樣說了,好歹也會給捐毒一些安全。捐毒王見目的已經達到,自知自己不能在此長久聊天,於是又客氣了幾句,站起身來,卻從身上拿出一個小盒子來,說道:“聞得貴軍有上將軍於,身體有些傷在,一時不便行動,小國沒有什麼好禮,這一件東西,就給貴軍於將軍治傷吧,多少有些幫助。”
歐陽自遠聽得捐毒王嘴裏說的客氣,但那意思很明白,這東西於於振飛應當是好東西。如果是別的東西,或者是送給他的,他也就拒絕了,但於振飛生死兩難,隨時有性命之憂,這卻是時時掛在他心頭的大事,見捐毒王如此說,於是客氣了一句,伸手接過,打開盒子看時,不由驚的差點兒把盒子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