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決定方向的理由(2 / 2)

於是,歐陽自遠隻好苦笑著點頭了。

他倒也同意去打渠勒和於闐兩國,隻是,他真的不認為自己有那麼神奇,居然能夠有他在就打得下任何敵人,要真有這個本事,他自己都要佩服自己了。

然而無論如何,漢軍的行軍方向這一回是指向渠勒和於闐兩國了。

一連五天,漢軍都在艱難前行。

這一回真的比較艱難,糧草越來越少,眼看著已經隻有十日之糧了,但更難熬的是,這一帶的晚上異常寒冷,比之此前的沙漠地區要冷的多,漢軍的石油所存不多,隻能集中給傷兵和如美玉之類的重要人物取暖使用,其他人隻能用馬糞等物取暖,結果每到晚上,響亮的噴嚏聲就此起彼伏。

而且,自第三日起,就發現有敵軍的暗探在漢軍附近出沒,漢軍一路前行,敵軍的暗探一路跟隨,幾乎是嚴密監視著漢軍。如此一來,漢軍更要小心。

第五日晚,探馬來報:前方的渠勒和於闐兩國軍隊已經出兵,各有三萬人馬,都在城池附近駐守,兩軍相距約百裏左右。

歐陽自遠聽了這消息,愁的不知如何是好。

這兩國的駐兵法很明顯是遙相呼應,雖然兵力上比漢軍要差,但兩國各自背城下營,明顯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麵。如果漢軍大舉進攻,他們就退入城中據守,如果攻一國,另一國就自背後襲擾,如果兩國一起攻,兩國就守著城不出來。

漢軍無法不惜代價攻下這兩城,否則後麵的仗就難打了,現在已平的西域國家計有婼羌、樓蘭、且末、小宛、扜彌五國,算上已無力作戰的戎盧也不過六國,仍有三十國要打,漢軍的軍力不可能全部用於這裏,何況就算全部用於這裏,要多少天才能打得下這兩國?漢軍的糧草支撐得了這麼久嗎?

歐陽自遠正自發愁,卻聽得帳外人聲大亂,隨著幾聲響亮的噴嚏,錢子長提著一個百夫長進了帳。

錢子長將那百夫長往地上一扔,恨恨的說道:“歐陽將軍,末將無能,來領罪了。”

歐陽自遠奇怪的問道:“你有什麼罪?這百夫長是怎麼回事?”

錢子長向爬在地上的百夫長狠踢了一腳,喝道:“還不從實招來!”

那百夫長吃痛,叫了一聲,隨即打了個大噴嚏,以手背擦了擦鼻子,吞吞吐吐的說了起來。

原來這百夫長生於南方,於炎熱倒是適應,但於寒冷實在不適應,這幾天裏晚上異常的寒冷,凍的他無法忍受,眼看自己已經感冒,他想著沙漠裏缺醫少藥,實在不能硬撐,情急之下,居然想偷些東西燒火取暖。

他先是打算偷石油,但石油被看管的極是嚴密,無從下手,他一咬牙,居然偷了些糧草,又怕被別人發現,幹脆利用晚上當值的機會帶著糧草跑到營外數裏去燒,打算好好烤一下火,冒一下汗散了風寒,好治愈自己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