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夢與之前的兩個夢不同……這裏的不同指的是,相對應我的擔憂程度並不相同。
這三個夢,每個夢基本都戳中了我的軟弱之處。
第一個夢還好,雖然是最糟糕的情況,但已經被現實否定了,所以盡管我心有餘悸,但仍然可以鼓足勇氣,淡然以對。
第二個夢就又厲害一點。
我雖然已經從理智上否定了那種情況發生的可能,但世上的事情,是能夠全用理智啊可能啊這些東西來做定論的嗎?雖然我口口聲聲說著離青風不會那麼不智那麼傻,但萬一……但萬一有什麼別的我不知道的原因,非得讓他這麼不智這麼傻,我……我又能夠怎樣?
所以,這種可能性雖然不大,但仍不能完全排除的情形,讓我在夢中不得不好好地講了一堆分析,這才勉強把它駁倒,或者說,把我自己說服……
這就是第二個夢。
對這前兩個夢,我還基本可以很好地擺正心態,可以比較安然地度過。
第三個夢就不行了。
這簡直不是夢,是一把刀,剖開我的心,讓我看到了自己最擔憂的事情。
確實,我昨天的一切舉動,對得起師尊大人,對得起我自己,卻惟獨對不起叮叮。
我確實是在命運的丁字路口,選擇了背對叮叮的方向。
我……確實放棄了叮叮,盡管隻是一時。
叮叮的願望,他存在的意義,在那一刻,與我的願望,我存在的意義發生了衝撞,而我選擇了忠於我自己。
雖然現在看來,一切糟糕的情況都沒有發生,一切都會恢複原狀,但實際上,我已經開始擔憂,我可能已經失去了叮叮。
我先放棄了他,所以他放棄我,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這最後的一場夢,就是基於我心中的歉意、自責、擔憂、惶恐而來,演化出的夢境合情合理,合情合理到讓我無法斥之為假的地步……
所以我當時才徹徹底底地墜入了那個夢中,無法自拔。
它實實在在地如同一把刀,插入了我的心髒,讓我痛徹心扉。
我在感情上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我的理智與邏輯卻告訴我,這種情況是最有可能發生的,也是最有理由發生,最應該這麼發生的……
正是我的所作所為,造就了這種情況……
我自食其果。
所以在夢境的最後,我隻能哭喊著不要,從夢境中驚醒。
我已經再也做不到別的。
我的手抖了抖,駕駛著輪椅專車,在去衛生間的路上陡然一個急刹。
這時廚房中傳來鐺鐺一聲響。
我呼出一口氣,努力平靜著自己的情緒,然後歡快地叫了起來。
我來啦!今天吃什麼飯?
生活中總有煩惱,但煩惱存在的意義,並不是為了讓人厭棄生活,或者泯滅生活中的快樂,而是為了讓人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
叮叮的事情,我會去麵對。小乖的事情,我也會去麵對。
無論如何,我都愛著他們,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