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新正,燈火日盛。一元複始,大地回春,元宵節期然而至。
正月初十,雪住,氣溫回暖。待到十二,積雪盡融。自十三日始,城區張燈結彩,爆竹陣陣,舞龍燈的在每個村鎮走家串戶,最終會彙聚府城,這才是農村包圍城市。到得十五,改良後的爆竹聲自早間起便此起彼伏,幾未停歇,其中更有新鮮出爐的“二踢腳”,據聞,這個形象貼切的名字便出自折花郎沈睿之口。
幕色剛至,大紅燈籠高高掛,舞龍舞獅的在大街小巷遊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青樓勾欄,絲竹歌舞,酒樓茶肆,人滿為患,好一派熱鬧景象。
“哥哥,哥哥,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是什麼呀?”
“哦,不知道會不會是絕妙好詞??”
“哥哥,孤帆一片日邊來是什麼字呀?”
“難道是個舊字麼??”
“蟲兒?什麼意思啊?”
“這個比較難??要我猜,說不定是風月無邊吧?”
“戶部一侍郎,麵似關雲長,上任桃花開,辭官菊花黃??這是什麼字呀?”
“這個就比較容易了,扇子的扇字唄??謎麵倒有些意思??”
話說前朝有位關姓官員,履任戶部侍郎之初,臉色紅潤如桃花,短短三月就因貪腐案發判了流放三千裏,麵若殘菊,臘黃衰敗,說的便是這“關三月”了。
元宵燈會猜燈迷,猜中獎品倒在其次,所圖者普天同慶全民參與也。小豌豆恨不得將那些獎品統統拿走,有貌似無所不能的哥哥在,這願望似乎也不那麼難以完成。隻是,那些設攤的小老板們可就淒淒慘慘戚戚了,正月大老早的圖個吉利賺幾個小錢而已呀,要不要這麼狠、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啦?當然,這種欲哭無淚的表情多半也是裝出來的,這些小玩意兒也值不了幾個子兒。小豌豆倒是心慈的很,雖意猶未盡,卻也就此打住,隻不過還是仰著鼻“哼“了聲,趾高氣揚,潛台詞自然是:欺負夠了,姐懶得跟你玩哩??
見到這一幕,沈睿唇角上揚:“小丫頭長得快,再過兩年隻怕不能再叫小豌豆了吧??”對於這個妹妹,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認同的,會有一種深深的溺寵縈繞心頭,看著她長大,便是件幸福的事情。滿目的紅,滿街的人,熱鬧非凡,嘈雜喧囂,這一刻,他享受其中------或許,旁觀者的身份正在慢慢轉變,融入,應是水到渠成。不管何時何地,隻要敞開心扉,就一定不會是被美麗世界遺忘的孤兒。既然活著,就好好的活,愉快的活,酣暢淋漓的活,不負此行。
人來人往中,他微笑著,神思恍惚,靈魂輕飄飄的遊走在月光沐浴的夜空,俯瞰著滿城景觀,陶醉其中。
似乎過了許久,又似隻在一念之間,他悠然而醒,這一刻方真真切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對於未來,似乎有了某些決斷------來都來了,就好好的吧。
他的此番心理蛻變,自是沒人能夠意會的,所謂花開隻在一瞬間,大抵如此。旁人隻見到他微笑,似是心生愉悅,如沈明沈智,如葉近葉近,如沈硯櫻桃??一群娃娃兵呀。有時,他也很是疑惑,難道自己自帶動漫卡通屬性,所以孩童喜歡跟隨?倒也不錯,與兒童在一起,童真童趣亦是一種享受。
一行人走走停停,玩玩鬧鬧,猜猜燈謎,看看表演,踩高蹺的,抬花轎的,舞龍獅的,玩雜耍的,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隨著人流一路到了“鄉賢祠”廣場。城區寸土寸金,能留有占地畝餘的廣場實在難得,關乎民生大計,時任知府因拍板此事頗得百姓讚許,聯名上萬人書,請求朝廷嘉獎,正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也。之後諸如祭天求雨鄉民聚會大型演出的活動便盡皆在此舉辦,鄉有大賢,民之大幸。元宵燈會自也放於此處,乃是一年當中最最熱鬧喜慶的全民大事。
“顯之??”臨街酒樓二樓,一人身材頎長,正是武癡元自清。
這家樓子喚作“留香居”,乃是信州城有名的吃住好去處,也是沈家的產業。
先前那個沈睿一心撲在書中,實在是成了迂呆子,對族裏一應事宜盡不關心。此沈睿占據軀體後,因為前世的工作性質,習慣性下意識的去接觸了一下,諾大一個家族必然有穩定的大額的經濟來源,通過這些大致可以了解一個時代的發展水平及發展趨勢。經濟,始終主宰著時代的步伐。雖然他是有所心理準備的,但一旦慢慢掀開那層蓋在沈氏產業鏈上的幕布,仍然免不了一聲驚歎:龐然大物也。所謂陶朱公,所謂沈萬三,原先還懷疑其真實性,看來是真的,富可敵國,隻怕也沒過多的誇大其詞。信州沈氏,就便在信州地頭也算不上頂級豪門,可門下的產業竟然涵蓋了吃穿住行等各個行業,甚至還有火藥坊、鐵器坊這種貌似生冷實則決定國家命脈的重大戰略行業,令人吃驚的是,朝廷居然沒有嚴厲控製民間私人在這些方麵的生產製作,須知這些東西在冷兵器時代可是直接與兵事掛鉤的。可想而知的是,沈家憑借著這些產業能帶來多大的財富。或者說,官商一家,在不太注重商業產業甚至是絕大多數以名門世家自居珍惜羽毛的門閥不屑於商賈之道,尚處於遮遮掩掩欲說還羞的階段,而沈家早早的扔了那塊遮羞布,走在了時代的前沿。總之,對於家族的商業網絡,沈睿驚而歎之,對於沈斌沈從文這個三叔,也是另眼相看,佩服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