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1)(1 / 2)

不模仿,第一永遠隻有一個

凡事隻爭第一,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沒有退路的境地。“隻做第一,不做第二”,作為一種口號或者體育精神是成功的,但是把這個口號,當作一種生活方式,就會讓人們失去很多生活的樂趣。

邁克爾·喬丹是NBA賽場上當之無愧的球王,他是NBA曆史上第一位擁有“世紀運動員”稱號的巨星,他為NBA推廣到全世界,使之成為風靡全球的美國文化之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眾多的球迷把喬丹視作自己的偶像,甚至現在的很多大牌明星也視喬丹為他們理所當然的偶像。無數人模仿喬丹投球的各種精典造型,但卻沒有人能達到喬丹的高度。

不管是哪個行業,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隻能做到自我超越,爭做第一的心態不僅給人帶來的是一種攀比感,如果你不幸達不到那個高度,那麼這種想法還會給你帶來嚴重的挫折感。

無數人成功的經曆會讓年輕人所津津樂道,也許,有很多年輕人把這些人當作了自己的偶像,曾經在心中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做一個這樣的人物。這種偶像情結,會讓人們不自覺地去模仿偶像的行為,但是能模仿的隻是一些表麵,或者極少的一部分。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一個人之所以成為獨特的他自己,除了個人能力,還有種種的客觀原因在中間起作用。成功的經驗也許可以汲取,但是真的無法模仿。

有人曾經說:“如果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你做什麼事情時,就要想想你的偶像是怎樣做的;當你遇到難以麵對的事情時,你也可以想想他會怎樣做。以偶像為目標,總有一天你會成功,會成為他那樣的人。”真的會是這樣,模仿偶像就會成為偶像那樣的人?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在於他們的獨特性,在於他們的與眾不同。同樣,我們每個人,包括你自己身上也有你固有的獨特性,能夠找出這種獨特性,把它們做到最好,你才是成功的。

如何才能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己呢?很多人會說:我對社會一無所知,也缺少現實的經驗,借鑒一些別人的經驗,向別人學習總是沒有錯吧。是的,成功的經驗可以用來借鑒,但是如果一味地在借鑒這些經驗時進行模仿,你就會失掉自己的想法,被前人經驗所給你的那些條條框框所限製。

曾經被認為是喬丹接班人的勒布朗·詹姆斯有句廣告詞:“不做下一個誰,隻做第一個我。”這句話也許可以看做人們把他視為第二個喬丹的最好回答。

勒布朗這樣說,並不是因為過於自負,而是他清楚,自己並非喬丹,也沒有辦法模仿喬丹,他的身高比喬丹高兩寸,體重比喬丹重三十五磅。身高和體重決定了,他不可能像喬丹那樣打球。不能走喬丹所走的路,但是能走自己的路。這就是勒布朗所說的“隻做第一個我”。

很多NBA球員都有自己的偶像,勒布朗也有偶像,而且他的偶像正是喬丹,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走自己的成長道路。作為一個從社會底層奮鬥起來的例子,勒布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所以他並沒有打算模仿哪一位成功的前NBA球星,而是選擇屬於自己的方法,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你有足夠的信心,即使崇拜某人,那麼也不應該會讓他頭上的光環來擋住你的眼睛,讓你失去正確選擇的機會。

我們不要總是盼望著做好下一個誰,人生要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做好自己。有人這樣形容,人生就像一個牌場,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把牌。有的人手中是一把好牌,有的人手中是一把亂牌。而每個人要做的是,不管你手中的是好牌還是亂牌,你都要盡量地出好每一張牌,做到最好。

懶惰哲學——花點時間享受生活

二十二歲,剛剛從大學校門走出來的你立下理想,一定要在三十歲前賺夠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有了理想之後,你開始思考自己該怎樣去做。沒有背景,沒有社會關係,沒有最早的創業資金,沒有經驗,白手起家的你能選擇的第一步隻是去打工。

幾經周折,終於進了一家公司。培訓課上,公司的培訓師告訴大家,要成功,你就得努力去做,隻有這樣,你才能擁有和別人競爭的優勢。

於是你努力了,但是你發現,不管你怎樣努力,你始終無法從你的工作中看到更大的希望。而且你發現,工作中處處充滿著不公平,你努力工作,你付出,但是你所得到的並不比別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