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老家的房子是一個口字形,一側是門,剩下三側則是屋子,類似四合院,卻沒有正規四合院那麼大,一道柵欄圍在門前,柵欄不高,個子矮的稍稍踮腳也能看見裏麵,進去之後散養著四隻母雞。
李忘川跟著劉村正幾人走過院子,進了大堂,左側的門是緊閉著的,右側應該是廚房,屋頂有炊煙升起,剛剛那個中年漢子就是往那裏去的。
桌上已經有一盤花生,還有倆盤涼菜,馮老拉著李忘川坐在旁邊,中年漢子這時候也走了進來,一手端著一個盤子。
“這大公雞每日打鳴,卻是煩的緊。”
中年漢子憨厚的笑著,說罷將手中盤子分開放置在桌子倆側。
“上次你哥從城裏回來我也沒見你殺了那隻大公雞,不知道是真煩還是假煩哦。”劉村正也笑著接了一句,顯然這個漢子並不是真的惱那打鳴的公雞。
中年漢子發黃的臉龐微微露出紅暈,也不辯解,扭頭快步走出了大堂。
李忘川在一旁看的暗暗發笑,這漢子卻是憨的可以,幾個老人也樂嗬了一下。
“我這小兒子太憨了,他哥上次說接他去城裏找份活計,我沒同意,就怕他受欺負。”
“哦,馮大爺還有個兒子在城裏?”
“可不是啊,老馮他大兒子是真機靈啊,在城裏一個鐵匠師傅那學了幾年功夫,那老鐵匠覺得這娃兒性子對口,把女兒都嫁給她了,愣是一分錢彩禮都沒收。”
一旁的一個牙沒快掉光了的老翁酸酸的說道。
“去去去,今天不說那些,今天來給李小友接風。”馮大爺岔開話題,喊到“小二子,叫小琴快點把飯菜端上來,吃飯了。”
“爹,來咯。”
一個粗嗓門女聲從門外傳來,一個頗胖的婦人端了倆盤熱氣騰騰的炒菜走進來,將菜放在桌上又出去了,走進來還看猴一樣的打量了倆眼李忘川,看的李忘川渾身不自在。這個應該就是老村正二兒子他媳婦兒了,馮大爺他兒子端著五個海碗進來,一一放在桌上,然後就跟著那個婦人出去了。
“來來來,吃飯。”
……
……
有前人說過,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雖然可能有點過,但是大體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李小友,其實呢,今天叫你過來是想跟你商量個事兒。”
“嗯?”李忘川一愣,本來以為是說些明天祭祀的事情就完了,沒料到馮大爺還有什麼事兒要跟自己商量,詫異的開口道。
“這個……村子裏窮,相信你今天也看到了,雖說這些年沒有兵災,光景比前些年稍微好一點,但是都是看天吃飯的莊稼漢,實在是摳不出太多銀子……你看這能不能稍微……”
“不打緊的,所謂相逢是緣,倒是不糾結著銀錢,哈哈。”李忘川聽見沒太當回事,第一次下山出來,祭祀這東西又花不了多少功夫,也真沒準備要賺點什麼。
本來下山就沒想好要去幹嘛,要去哪裏,至於以後誰能猜到呢,走一步算一步吧。
……
“李小神仙,您別往心裏去啊!”
吃完之後,李忘川想起來那地兒還有一個落水裏的小女孩兒,謝絕了馮老的挽留,端著一個滿滿當當的碗就出來了,劉村正就跟著李忘川追了出來。
“哦,我心裏去什麼了?”李忘川笑眯眯的扭頭問道。
“這老孫那老頭就是這德行,他怎麼說都是長輩,我平日也不好說他,馮老也瞧了幾十年了,說了不知道多少年了,一樣沒什麼變化,您別太介意,要怪就怪他那缺心眼的兒子。”
“什麼兒子?”
“李小神仙,你是不知道啊,這村子也是有一攤子爛事啊,馮老他不是有倆個兒子嗎,大兒子號柱子,小兒子叫二柱,柱子柱子,這二兒子應了這名字,果真像柱子一樣呆,與人說不了幾句話,一急就紅臉,比一個大姑娘還容易害臊,索性找了個媳婦兒性子強,平日在外麵也沒多少憋屈。這大兒子跟小二子就不一樣,從小就鬼靈精,聰明,會說話,會瞧人臉色,敢說敢做,被馮老送去城裏跟鐵匠師傅學手藝,你看……這媳婦兒都是人家自己送上來了……,至於老趙……
“唉!這人啊,一比就沒得看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李忘川若有所思,沒接他的話,不緊不慢的走在前頭,劉村正並排走在一起。
剛剛吃飯時候,那沒牙的老頭兒吃相可是難看的緊,一口牙都快沒了,還一個勁的往碗裏夾那雞肉,雖然他對吃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在青城山粗茶淡飯一樣過來了,其實真要說吧,青城估摸著算半個正一教,規矩不像全真教的規矩那般繁多,沾不得葷,正一教就在一些重要的時候要齋戒的,比如說祭祀什麼的,而且戒的也隻是四大葷,牛,魚,雁,狗,當然這是正一教的規矩,到了青城山這裏……他李忘川敢拿自己酒葫蘆打賭,除了三師兄,誰也不記得有多少條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