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早天氣怪,漫天大霧。濃濃的大霧把整個塗山結結實實的給填滿了。關東一起床,大喜,正是從南岸的塗山鎮逃出去的絕好時機。
張天堯三人正收拾好包裹,準備離開塗山寺,他們剛踏腳出去,看到寺院裏的大殿前,模模糊糊有兩個人。近了認得,是三原門昨天的那兩人。
倆人手裏還拿著昨日的武器,背上掛著包裹,一副出門辦事的樣子。倆人見張天堯他們走過來,灑脫的拱手說道,三位起來的真早呀。他們是奉師傅之令,特地來送三位順利抵達重慶城。
張天堯和關東心裏一驚,喜上眉梢,這安定邦老前輩可真想得周到。這塗山一帶他們不太熟,又在大霧裏,說不定,走走的就會迷路。現在若是有人護送,那可是太好了。
他們五人抄了小路,先去東邊的一個碼頭,從那兒渡江到達重慶城。若從熱鬧的北邊塗山碼頭,怕就怕闖著洋鬼子的水兵都侯在那兒,就等他們往裏麵專。這東邊離洋鬼子的駐地遠,他們斷斷不會想到,自己會選這東邊走。
一路上,幾人邊走邊聊,非常有趣。張天堯才對重慶的三原門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三原門是紅拳的在重慶的分支。安定邦和張騰蛟是師兄弟,他們的老師才怪,是兩兄弟,一個是袁老七,一個是袁老八。雖然是兩兄弟,不過這功夫,還是約有差別。袁老七重剛力,袁老八重韌勁。紅拳相傳已有千年,又被稱為“儒拳”,說白了,就是暗地裏極為好勝的拳。這拳打的時候,頗為特別,它講究的是“堅韌不拔”四個字。和少林的迅猛,武當的陰柔,太極的螺旋纏繞,峨眉的剛柔並舉,有極大的區別。它的基本功就有軟十大盤功和硬十大盤功之分。軟十大盤功練的就是一個韌字,硬十大盤功練的就是一個堅字。說是十大盤功,並非是指盤功隻有十樣,而是指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個招式,經過安定邦和張騰蛟的改進,現在的盤功已經有五十多種。就軟盤而言,要求的是把身體各個關節的韌帶都盤開,這就涉及到了頸,肩,背,胸,腰,肘,膝,腕的各個部位的韌帶。也就是通過不同招式的拉伸,把全身上下各個肌肉的肌腱拉開。其它門派的武術,特別是北派的功夫,注重的腿部韌帶的拉伸,卻往往容易忽略手臂肌肉的拉伸。三原門認為,手臂和上肢肌肉的盤功,同樣非常重要,把韌帶充分拉伸後,它能迅速的提高出拳的速度。另外在盤開了手臂和上肢的肌肉後,就容易讓肌肉快速充血,再去練石鎖,杠鈴的力量,就事半功倍,實戰時才可以達到閃電般的出拳。這樣常年練出來的高手,體型和常人就完全不一樣。最突出的特點是全身上下肌群棱角分明,虎背熊腰。再加上以意帶氣,氣隨血行,打出來的拳力量即大又猛。長期訓練後,它打出來的拳和別的拳也就很不一樣,它處處體現的是一個“韌”字,整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定的彈性。這就是和少林,南拳拳法上的最大區別。這個三原門的弟子,舉了一個例子,就是練三原門功夫,練的好的人,就像一張硬弓,無論你多麼大的力,去拉它,就是拉滿了,也拉不斷它。韌性十足。另一個弟子又說,像竹林的好楠竹,再大的風吹它,它就彎到地上了,也不會斷。
這倆人把三原門的功夫說的挺神的,真是大開眼界。天下無人不知少林,無人不知武當,卻少有人知道紅拳,知道這個一直在改進紅拳的三原門。關東也是第一次聽三原門的人,這麼詳細解說三原門的功夫。如此有特點,並精於實戰的功夫,它迅速成為重慶城的第二大門派,不是沒有道理。這兩個弟子,估計也是跟安定邦跟了很長的時間,才有此等體會。張天堯瞧他們的體型,確實非常強壯,從頸部的肌群看的出,一身的肌肉一定的極其飽滿。他們對十大軟盤,津津樂道了一番。自己也就好奇的問,那什麼是十大硬盤。
原來硬的十大盤功,更是練起來艱苦。堅韌,堅韌,堅在前,韌字在後。硬的十大盤功,是為了練成無堅不摧的境界。它同樣並非是指常練的十個招式,而是有很多的練法,諸如,插砂子,插沙袋;磕臂膀、磕樹;千字錘、千斤墜;踢樁、打樁。盤刀舉凳、舉鎖子、挑擔子、纏線拔蒜,等等一係列。它注重的是骨頭的硬度。當這樣長期的刺激骨膜後,骨頭上會有一定的鈣化,打到人身上的硬度就非常強,加上全身協調後的寸勁,那可是威力無窮。這讓張天堯想到麵具人的發力,一個走線錘打過去,打的嶽卓飛昏死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