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黑夜密探(2 / 2)

“還有什麼驚喜嗎?”大家又問。

張頤賣了賣關子,說道,“其實鄂軍中的士兵也想在端方登陸重慶的時候,送他上西天。”

“沒有想到和我們以前想的,不謀而合呀。”張培爵說道。

“不過--”張頤又停了下來,他那文人的酸氣又來了。

“不過什麼,快說呀。”旁邊的石青陽急著問。

“他們覺得重慶是商埠,若有擾亂,即驚外僑市,不利於人民。”張頤慢條斯理的說完,心想,這樣可能會令大家失望吧。

他沒有想到的是,大家不但沒有失望,反而一個二個都笑了起來。他那眼鏡架後的眼睛瞪的大大的,沒有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楊庶堪看他疑惑,就說道,“真如兄,你恐怕還不知道。這個和我們的想法,也是不謀而合。”

張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誰又會想到,他後來成為中國的第一位牛津博士,年輕的時候還加入了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呢。(1969年,83歲的張頤病逝於北大,此是後話。)

張培爵緊接著說,“我們其實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那端方才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呢。我們不在重慶殺他,他也逃不出四川呀。”

張頤看到大家都對革命滿懷信心,他卻保持了一份冷靜。他有點擔心的說道,“不過我在端方的軍中,還發現了一個人。”

聽到這個問題,讓大家一下吃驚了起來。一般而言,張頤要說的都是極重要的,能入張頤法眼裏的人,都是非同小可的人。

“誰?”一個字後,是一遍沉寂。

“龍砌!”張頤小心翼翼回答道。

“十三太保也來了?”況春發不由得問道。

“大內高手,京城第一牌,也來了。沒有想到端方的魅力這麼強呀。”江崇南也是吃驚道。

“龍砌是誰?”楊庶堪看到兩大武林高手都是如此吃驚,當然他也是吃驚不小。

“說起龍砌,京城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當年慈禧太後身邊的第一位帶刀護衛。慈禧歸天後,他就跟了袁世凱,是袁世凱身邊的貼身士衛。沒想到,今天袁世凱把他推薦給了他的這位兒女親家。”江崇南回答道。

“這位龍砌,出身少林。手下有十二個結拜兄弟,加上他號稱十三太保。”況春發補充道。

“少林的叛徒,滿清的走狗!”楊庶堪罵了一句。

“這龍砌功夫之高,非常人所能想象。當初西太後派他去抓陝西的起義軍首領。和我們師爺有過一戰,當時師爺兩兄弟聯手都不是他對手。好在突然刮起了風沙,才從他手下死裏逃生。”江崇南感歎的說道。

“你是說袁老七,袁老八,聯手都不是他對手?”張培爵吃驚的問道。

“正是!”江崇南答道。

“你師爺和他打?你師爺當時多少歲?”張頤說道。

“年近五旬。”江崇南回答道。

“拳怕少壯,我想這和兩個師爺打不過他,和這也有些關係!”況春發說。

“練武之人,當然靠的是精純的修煉。這個龍砌,絕非浪得虛名。雖然當時倆師爺上了點年紀,不過也是當時的頂尖高手,聯手皆不能勝。此人絕非等閑之輩。”江崇南說道。

楊庶堪把手放在張頤的靠背上,抓住椅子背,說道,“看來除掉端方的難度極大。他帶有兩千精兵,還有十三太保做護衛。我們要從長計議,我和列五再討論一下新的計劃。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還有一事。”張頤又說道。

“真如兄,請說。”楊庶堪說道。

張頤把剛才從狗頸子上取下了的包裹給了在場的人看。再看了那張紙後,無不大驚失色。這紙條主要寫了楊占奎三姨太家裏四人被兩黑衣人所殺。這兩黑衣人翻遍了整個房屋,也沒有找到官印。大家心裏都很清楚,紙上寫的內容,意味著有人想在此時製造混亂。這個混亂更讓楊庶堪和張培爵擔心,因為一旦混亂,就會幹擾他們擬定的新計劃。他們必須要采取一些行動,來避免處於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