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麵人(1 / 3)

那白色的信鴿飛起來,落在醫館的屋頂,稍作停留,又消失在暗淡的夜色中。它是後山老袁家飛過來的,老袁家離江家醫館僅有幾裏路。

這是個頗為奇特的後山。進山之處,綠綠蔥蔥,草木蔭生,怪石嶙峋,其中還潛伏著一個個“假動物”。這全是老袁布的局。原來重慶是個山城,山城最多的東西就是石頭!這石頭用處就非常的多,主要用來修城牆,建房子。除此之外,可以用來修路,做器具,比如上章提到的石水缸,石磨等等。石頭多,石匠就多。山城的石匠多,這老袁就一個,可他不是普通的石匠。他做石雕。雕的東西及其傳神,特別是雕的動物,大小都和真的一致,姿態都是動物們隨心所欲的一刹那定格。並且他還愛把這些動物用色彩塗好,放在不起眼的地方,顯的特別的逼真。走在山林中,不注意常常會被嚇一大跳。前麵出現了一隻老虎!還好是隻石頭打的假老虎,但其逼真效果足可以把人嚇得半死。去過的人,喜歡這種驚險,喜歡他的石頭作品。江老爺子也愛去後山逛一逛,最愛摸老袁雕的猴子,邊摸石猴子的頭還邊說,老袁,這石猴子是不是孫悟空吆。

老袁愛石雕,但這個活兒,特別累。時間一長,就累出了病,老是鬧腰痛。江老爺子第一次見到老袁,就熱心的為他做了一番診治。當時雖然是好了很多,但是管不多久,老袁的腰痛又犯了。江老爺子告訴老袁,人年齡大了些,就要少蹲著打石頭。有點累的時候,就起來打套拳,活動活動筋骨。這樣江老爺子就先教了他一套六合拳。他打了一段時間,這效果還真好,腰漸漸的不痛了。從此對學拳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從四十五歲才開始學拳,堅持五年,自己的功夫越來越好,一般的人還不是他的對手,哪怕是二十歲的壯小夥,不用一招就被他放倒在了地上。他一下對武術著了迷,就在自家的屋下平了塊壩子,時不時的邀請江老爺子和他的弟子們來教拳。這邊風景獨好,江老爺子和他的徒子徒孫們愛來這兒學拳,人越來越多,老袁的壩子就越擴越大,到三八年十月份,竟然擴到了一畝地。老袁還在四周做了一圈石火炬,方便江老爺子在夜晚教拳。在三七年的八月八號,三千三原門的弟子在這兒歃血誓師,出川抗日,場麵極其壯觀。當時也是夜晚,弟子們盡穿紅衣服,沒有紅衣服的都拿紅布綁了上臂。石火炬被點燃,每個人手裏還拿著一個火炬,火光映紅了半邊天。江老爺子站在最前麵,鏗鏘有聲的喊道,“三原門個個都是熱血男兒,絕不貪生怕死!”下麵的弟子隨即一起呐喊,呐喊聲一陣一陣響徹山穀。那一夜走了三原門三千弟子,還走了江老爺子三大高徒。

今天江老爺子的剩下的五大弟子都來了。按老規矩,都穿了紅衣服,帶了紅槍。因為重慶的三原門和陝西的紅拳有很深的淵源,所以第一代掌門,安定邦就定下規矩自己的弟子在正式場合要穿紅衣服。這規矩,就一直延續了下來。這一幫弟子跟江老爺子習武已經多年了,個個武藝高強,並且都有自己的一套人馬,門下的弟子眾多。舊時都是門派下設有一些堂口,門下的得意弟子會被安排到各個堂口去任教。但是隨著社會的變遷,有的弟子不願意在堂口上過日子,說白了,那樣掙不了幾個錢。很多都想去政府的機關,任國術教練。除大弟子,雲中豹郭仲達外,其它幾個都在政府機構裏任國術教官。八大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三個,加入了川軍,三七年九月一日,他們隨軍開拔出川。

五大弟子的到來,引起了一個連鎖反應。因為他們門下的弟子,一聽說,今天師傅不教自己武功了,去找師爺學功夫去了,一個二個都想去看看熱鬧。你一打聽,是去兩路口,我一打聽也是兩路口。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要去兩路口,連路邊的小攤小販都知道了江老爺子今天在兩路口教拳。每一次,江老爺子在後山教拳,原本想清清靜靜的教拳,結果一去,弄得比廟會還熱鬧。

江老爺子叫阿鬥和小武帶上紅槍,玉蘭和秉荃帶上腰刀,自己帶上大鵬槍就出了門。

阿鬥一隻手拿著紅槍,一隻手拿著葫蘆,裏麵裝著藥酒。小武一隻手還拿著夜燈。轉過來,才到山口,就聽見鬧熱的喧囂聲。

“賣豆腐腦,又香又辣的豆腐腦。吃什麼補什麼,吃豆腐腦補腦--賣紅薯呢,才烤好的紅薯,好甜羅,好甜羅--號外,號外,小日本不以重慶為政府談判對象。”這麼晚了,連賣報紙的小童都跑到這兒兜售當天的報紙。那山腰間有幾戶人家,幹脆開起了露天茶館,“快到這兒品茶,看江老爺子教功夫的最佳位置。--喝茶,喝茶吆,看江湖風雲變幻,三原門聚眾習武。”到那兒一聽,什麼樣的吆喝聲都有。江老爺子習慣了。

他們到老袁家門口,以郭仲達為首的弟子早在門口等候多時了。師傅前,師傅後的,一個二個叫的好不清熱。來的更早的徒孫們,更是師爺,師爺的叫個不停。五大弟子,當然江老爺子認得,其它常在武館習武的弟子也認得,可徒孫們太多了,有幾十個還是有幾分麵熟,可這次毛算一下,至少也有兩三百人,認也認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