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秘籍(2 / 2)

說了眼法,其實應該要說五法。分別是:眼法,身法,步法,腳法,手法。在峨眉這邊的拳法論述裏,沒有指名步法,腿法和手法。不過四打閃,其中含的有步法。順著我還是談先一下身法,防守,進攻,身法好是必須的,一是靈巧,二是好使力。身法靈活,就是常說的“身輕好似雲中燕。”那麼個意思。靈巧,對方一拳打來,我可以讓半步,讓的過程中要快,要恰到好處,為自己實力站好位置,這必須身法好,才快的起來,轉換進攻的時候,速度才提得起來。還有一點,基本是公認了的。幾乎全世界的武術要求都是加大力量必須擰腰發力。腰力使不使的出來,和身法有很大的關係。全身協調,加上腰力,啪的一下,力就出來了,無論是拳擊的直拳,還是中國武術的寸勁,沒有腰的那一下,就出不來力。

現在說一下四打閃。人常說,四兩撥千斤。怎麼個四兩撥千斤法,是個問題。對手打來,對手一般出手在先,我出手後,按速度來說,我要吃虧的,怎麼能四兩撥千斤?這就涉及到一個預判的問題。必須在對手的出手瞬間,有個準確的預判。這才是四兩撥千斤的基礎,我在小說的第三章裏,特地講到了這個問題。都說太極最會四兩撥千斤,那種說法是錯的,其它門派也都可以四兩撥千斤。隻不過這涉及到四兩撥千斤的方法問題而已。說一點方法吧,我舅舅出手愛把一隻手放在前,一隻手放在肋下。(舅舅也愛玩武術)別人想進身,必須摸他前麵的一隻手,這時候,他就有了預判的時間了。對方一摸他的手,他或進攻,或後退,就有了時間上的準備。所以我長期給別人說,中國武術體現的是中國人的智慧,一點都不假。老爸則不是,老爸是用一隻手放在上前方,說是照住對方,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照住對方,就是手放在頭頂正前方,離對方的頭部最近,隨身可以出手攻擊對方的司令部。這又體現了另外一種思維方式。老爸常說,各門各派學好了都可以成為高手,這也成為我書中的一部分。各門各派的打鬥技巧上不一樣,訓練方法上也不一樣,不過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有的招式是這樣用手擋,有的招式是這樣用手勾,區別有那麼一點,效果上也不同,不過在判斷上,出手的線路上,大體是一樣的。還有一點,就是踩中線和走邊,基本各門各派基本上是一致的。無論你是少林,武當,峨眉還是詠春,這點基本是不變的,所以有了最後散打的糅合。

有人說,傳統武術打不贏散打,散打打不贏國外武術。傳統武術的打不贏的原因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沒有專業話的訓練。給同等的條件,傳統武術是肯定占優的,因為他方法多,打起來無顧忌,講的就是一招製敵。散打為什麼又打不贏國外武術呢?這是錢的問題和比賽規則的一部分。國外的武術基本都不同意用摔法。但是摔法是武術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摔,我可以說,就不是中國武術,外國人免去這一點,就強化了自己的優勢。其實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一個散打運動員,你能拿多少錢?國外的自由搏擊能拿多少錢?錢的作用是神奇的。那就是幾乎從古至今,出名的好手都是有錢人。敢問,王府裏的楊露禪經濟條件不好嗎?想必,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這個當官的,不會是窮人吧?

這就是武術,真實的部分,也是樸實的部分。

前段時間,少林寺求武林秘籍,試問打鬥中的秘籍,你少林寺沒有嗎?對了,還有內功,內功是很多讀者極為感興趣的部分,以後我會講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