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親情篇(2)(3 / 3)

58.幫家人實現一個夢想。

小時候,父母為我們操勞,等我們長大了,可以自立了,他們卻老了。現在與過去相比可以算得上是好時代了。父母一定會有過去那個時代不曾有過的夢想,隻是他們年紀大了,也許不能獨立去實現了,在這個時候,他們心裏一定會很希望我們支持的,如果我們不及時幫家人實現他們的夢想,也許就會遺憾終生。

細節故事:

白鳴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在父母和哥哥的全力支持下,他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學。畢業後,他在北京找了一份好工作,工資很高。

貸款買了房子之後,他就邀請父母到他那裏住一段。父母來北京後,他熱情款待,對父母非常孝順。隻是他的工作比較忙,隻有星期天有空。他帶父母去了天安門,去了故宮和附近幾個名勝古跡遊覽。平時他上班的時候,不會普通話的父母隻好在所住的社區附近轉轉。

一天,父親對白鳴說:“孩子,有一句話叫‘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和你媽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希望能去長城看看,可是隻能做做白日夢,一直沒有機會。沒想到你這麼有出息,我和你媽總算有機會圓夢了。你帶我和你媽去長城看看吧?”白鳴說:“這有何難?等到了這個星期天,我就帶你們去。”他父母非常滿足地笑了,臉上充滿了幸福的表情。

周六晚上下班回家,白鳴看到父母正在收拾行李,他這才想起來曾經的約定。他有些內疚地對父母說:“爸,媽,別準備了。最近公司比較忙,我明天還要加班。”父母“哦”的一聲,停住了手上的動作,發呆了好大一會兒,明顯的很失望,但沒有說什麼。白鳴很慚愧,如果早一點想起來就不會答應老板加班了。他對父母許諾說:“下個禮拜天,我一定帶你們去。”父母點點頭。

第二個周末,他要和一個女孩約會,他已經25歲了,還沒有女朋友,所以父母支持他先忙“正事”,去長城的事又往後推遲了一個星期。

第三個周末,白鳴和那個女孩鬧別扭了,心情很不好,父親又跟他提去長城的事時,白鳴煩躁的說:“長城有什麼好看的?都是磚塊,和老家老房子的磚差不多,隻是大一點,電視上你們不是見過很多次了嗎?”父母見他這樣,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過了幾天,父母說,家裏的農活開始忙了,就回去了。

又過了一個月,父親病危,白鳴趕緊趕回去,但父親已經永遠的閉上了眼睛。哥哥說,父親去世之際,一直念叨著“長城……長城”。白鳴如同遭到五雷轟頂,跪在父親遺體旁邊痛哭失聲,恨自己為什麼這麼不孝!父親給自己了那麼多機會,他都沒有幫父親實現這一個小小的願望。他永遠也彌補不了這個遺憾了。

回北京的時候,他堅決得讓母親和他一起去了。無論如何,他不能再錯過對母親盡孝的機會了。

細節感言:

我們越來越成熟了,父母卻越來越老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也越少了。以前按“年”過,現在就要用“秒”了。我們要抓緊時間,對父母盡孝。要真心愛父母、讓他們歡悅、心喜、享受天倫之樂。

對父母盡孝,不一定非要用多少錢,關鍵是看你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父母不會看重你的錢,他們看重的是你對他們的心意。

細節延伸:

安徽省金椒縣馬廠鎮有一個老人叫王李氏,老人家一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上北京到天安門去看看。可是她的家境並不富裕,一直難以成行。

2002年的時候她已經有一百歲了,她的年逾花甲的兒子王守成為了早日實現母親的願望,不顧自己已經年高,也不顧條件不夠,在2002年8月份開始,徒步背著百歲的母親向北京天安門前進。

人們知道他的事跡之後都深深地為其孝道感動,一路上有很多人熱情地幫助他們。經過千裏跋涉、曆經千辛萬苦,他們終於到達了北京天安門。天安門國旗班的戰士得知他們的事跡之後,破例特意地預備了兩把椅子給兩位老人坐,升旗結束後,國旗班的戰士全體肅立向這兩位老人行軍禮,並合影留念。

此事一經媒體報道,立刻在全國人民中引起強烈反響,人們稱之為新時期孝順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