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非魚略微一愣神之間,八個奇異的符文再一次轉變融合,隻剩下了四個符文。
這一次李非魚更是雙眼緊緊的盯著那四個符文,若是這一次也能有一瞬間能夠認出這四個符文的話,那麼,李非魚對於心中突然冒出來的那個猜測,便可以肯定八分往上了。
思維之中,所看見的幾個奇異符文一直在重複著兩個動作。
融合,分解,再融合,再分解。
如果,沒記錯的話,上一次,還是八個符文的時候,融合分解進行了六十四次,按照八八六十四來看,這一次四個符文的容和分解,大約是分解融合十六次吧。
然而,這一次的融合、分解並沒有如同李非魚想象中那樣進行了十六次,而是隻進行了十五次。
在進行了十五次之後,四個符文便轉變為了三個符文。
三個,同樣不是他想象中的兩個!
而在這四個符文轉變為三個之前,李非魚又有那麼一瞬間看懂了那四個字。
那四個字是:
地、水、火、風!
而在這一瞬間之後的另一個瞬間,因為在林胡呆過,所以,李非魚認識一些簡單的林胡文字。
也就在那個瞬間,李非魚看到了四個林胡文字,那四個文字若是翻譯為中原銘文的話,依然是:地、水、火、風!
看來,這符文極有可能是在轉變成這天地間所有不同類型的文字,而中原文字隻是這無數文字中的一種,所以在之前符文多的時候,李非魚隻會產生一種似乎認識卻又不認識的感覺,那種感覺便是因為這無數文字在快速轉化之間,出現過李非魚所認識的文字!
而當符文少了之後,每一種文字出現的時候似乎都會有那麼一頓的時間,也就給李非魚認出它創造了機會,同時,因為認識兩種文字,李非魚更是發現了這符文轉化的真正意義!
那麼,這符文為什麼會轉變成天地間所有類型的文字呢?
這是另一條思維的想法,而還有一條思維則依然在觀察著三個符文的變化。
依然是融合,分解,再由繁瑣變為簡潔。
一閃而過的一幕,李非魚卻是徹底懵了。
這一次,不再是他所認識的文字,沒有中原銘文,也沒有林胡文字,甚至,在李非魚看來,那或許根本就不是任何一種文字。
因為,他不認識那文字,但他卻能感知到那三個詭異的符文所代表的意思。
那三個符文所代表的意思赫然便是:
物質,能量,信息。甚至,依照李非魚對道家典籍的了解程度,他也可以將這三個符文解釋為陰氣、陽氣、中氣!
那麼,這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呢?
在李非魚疑惑的同時,那三個符文卻再次融合變化起來。
這一次隻是轉變了七次,也沒有想象中的八次,那麼下一次兩個符文的時候會轉變幾次呢?
三次?還是五次?
緩緩的融合,三個符文融合成了一個繁瑣至極的符文,隨後,這個繁瑣至極的符文輕輕一顫,如同之前一樣,輕輕巧巧的化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