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章 一起去穿越/鬼子(2 / 2)

北野倩一刀插進他的小腿中,伴隨著他的慘叫聲,北野倩告訴他:“姑奶奶是山大王,不是八路軍。”說完手上匕首一劃,一大片肉被切了下來。

北野倩叮囑小白看好一幫家夥,然後圍上個圍裙,弄出個液化氣罐跟爐子,再弄個炒菜的鍋,開始用鬼子的肉炒起了青椒肉絲。

此時在他們前方不遠的山道兩邊,一群八路軍戰士正在埋伏。一個小戰士問身邊的一個老戰士:“剛剛明明聽到鬼子的槍聲了,可他們怎麼還沒過來?”

排長搖搖頭,讓這小戰士稍安勿躁。可是小戰士耐心不好,問會不會是鬼子得到了情報,不從這邊走了?

排長告訴他不要想那麼多,不管如何也要等下去。每殺掉一個鬼子,就是解救了好多個同胞。寧願等待,也不能放過鬼子。

小戰士覺得無趣,要求自己順著路去看看。

排長不允許,萬一他被發現,那可不是他一個人被俘的事情,而是整個伏擊的失敗。他們的武器沒有敵人的好,每個人的子彈還不足三發。一旦正麵打起來根本不是對手。

排長命令,一會兒如果鬼子出現,要把敵人放進三十米以內,用手榴彈招呼,子彈能不用就不用。

對八路軍戰士來說,他們的子彈要比手榴彈缺的更緊。因為子彈的材料要求更高,他們找不到,而且子彈雖然不大,但卻需要上千道工序,尤其是必須配備衝壓設備,他們的簡易兵工廠根本沒有。

他們的子彈生產全靠修複,就是打完仗以後到戰場上撿彈殼,帶回去裝填丹藥,加一個相對製作比較簡單的彈頭就算完工,至於生產能力幾乎沒有。

所以八路軍的兵工廠,出產最多的就是材料更容易獲得,工藝更簡單的手榴彈。在抗戰期間,手榴彈也是殺傷鬼子最多的武器。

這也從側麵證明了八路軍抗戰的艱難。因為手榴彈是憑人力扔出去的,需要很近的距離才行。所以在遠距離之下,他們通常隻有挨打的份兒。就算是使用槍支,也通常規定必須把鬼子放進八十米以後才能開槍,因為必須保證每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太遠了會造成浪費。

北野倩平時在家不做飯,也根本不會做飯,所以他的青椒肉絲雖然加了足夠多的肉,卻是一點香味都沒有,有的隻是焦糊的味道,還有亂放調料的怪味道。比如這貨炒個青椒,竟然還要放辣椒油。嗆得人眼淚都流下來。

青椒炒好之後,北野倩捏著鼻子把自己的作品放到一幫鬼子中間,熱情的喊道:“來來來,一人一口,誰也不許搶。本大王也是優待俘虜的。”

北野俊同聲翻譯完,一幫鬼子紛紛吐了起來。

“咦,你們什麼意思,都給姑奶奶把吐出來的吃回去。”北野倩手裏的匕首此時已經變成了鞭子,毫不留情的在一幫鬼子身上抽打著。

一幫鬼子一邊慘叫,一邊緊緊的閉上眼睛。

“好啊,都挺硬氣”北野倩告訴北野俊,把安玲玲的眼睛捂上,她要再弄一個硬菜。

北野俊知道接下來的畫麵肯定更加少兒不宜,讓安玲玲進金屋當中陪木小野玩去。

北野倩提起一個鬼子:“剛剛就你吐的最凶,看我怎麼收拾你。”

北野倩把炒菜的鍋換成了燉湯的鍋。點著火把水燒開以後,抓住那個鬼子的腿,把他的腳伸進了鍋裏。

伴隨著殺豬般的慘叫,北野倩告訴他們,一會兒等煮熟了,所有鬼子輪流來啃這隻腳,誰要是不給麵子,那就把他的腳也燉了。誰要是吃的最香,再賞他一壺酒。

一幫鬼子嚇的摟到了一起,開始哭著喊著跟他們遠在倭國的老爹老媽說心裏話。此時北野俊有點看不下去了,告訴北野倩差不多就行了。

“什麼叫差不多?”

北野倩怒吼著告訴北野俊:“我用的方法全都是鬼子對付我們老百姓的方法。他們在我們女同胞私處引爆手榴彈的畫麵你見過嗎?他們用軍刺挖出我們嬰兒心髒煎炸的畫麵你見過嗎?為什麼鬼子一進村,所有的婦女都要在臉上抹鍋底灰?為什麼他們一捕勞,鐵匠的大錘寧願砸斷自己的雙腿?”

北野倩說的這些,是在街上聽一位百多歲的老奶奶講的。她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北野俊把她摟緊懷裏:“倩倩,他們是鬼子,而我們不是。”

北野俊說完,看了一眼老黑。老黑會意,取出一把槍將一幫鬼子全部就地突突掉。

老黑的槍聲,也引起了正在前方埋伏的八路軍戰士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