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夢圓古渡(3 / 3)

柳含嫣說:“世上的事,哪裏能分得那麼清?既是這樣,我就不勸你了。以後成了一門親戚,可要常來常往呀!”

“不會了。今生今世就這一遭。”說罷,揚長而去。渡口那裏,有人向她招手。

柳含嫣思昔撫今,動感情地說:“我們都會想你的。你大概有所不知,為了你,三老爺還特意栽了一株山丹丹花!”

愛丹回頭,不解地問:“真的?為甚哩?”

柳含嫣看了眼白永和,說:“不信,你看北牆下的花圃裏。”

愛丹的目光隨著柳含嫣的手勢往花圃看去,果真有一叢已經開敗了的山丹丹花。愛丹疑惑地看了眼白永和,白永和的臉色一下漲得通紅。柳含嫣就勢對白永和說,“為的是留住那份記憶。您說是吧,三老爺?”

白永和被窘到那裏,不知如何應答。他心裏暗暗埋怨妻子,這不是給他臉上掛紅胡子,要他的好看!他忽然想到阿哥石下那株山丹丹花。原來,柳含嫣心裏明白如水,你白永和再精明,也精不過柳含嫣!

壽誕過後,客人散去,白家人也要各奔東西。

天上飛過一片流雲,那是南歸的大雁展翅掠過;金風陣陣吹來,凋零的黃葉傳遞著晚秋的涼意;與長天一色的秋水,載著淡淡的離情和淒淒的別緒,從每個人心中流過。白永和收回目光,內心傷感道:“多好的時光啊,隻可惜白家人經過短暫的聚會又要分手。在分手的人中,也許信仰不同,會分道揚鑣,也許漸悟本來,能殊途同歸。唉,不管怎樣,不要反目為仇,不要兵戎相見,不要把這個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家攪亂了!不管是做事,還是經商,人心叵測總得辨出個是非,世道再亂也要理出個頭緒。大到愛國,小到愛家,近至正己,遠至正人,都是做人的根本,立世的準繩,千萬要記住了!”

白永和見兒女,女婿都頷首讚許,露出滿意的神色。他言猶未盡,想了想,又說:“爸爸還有一個願望,無論走到哪裏,不要忘了門前這條黃河,不要忘了這株老槐,不要忘了根深葉茂的九十眼窯院。”

眾人深情地說:“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母親河,忘不了永和關!”

柳含嫣對她的四個子女說:“人落罵名容易,落名望難。你們要像爸爸那樣,正派做人,清亮做事,凡事出來,敢於擔當!”

父母深明大義,言之鑿鑿,兒女和兒女的另一半,頻頻點頭稱是。

黃河灘裏,一群泥腳泥手的小娃們正在捏泥娃娃。他們邊玩邊說道:“到了永和關,先找白老三。吃上兩碗麵,送你上渡船……”

白永和聽見了,柳含嫣聽見了,白家的子女們都聽見了。

白永和有所觸動,走到娃們跟前,搭訕著說:“你們知道白老三是誰?”

娃們搖頭。

“你們知道我是誰?”

娃們差不多同時回答:“您是三老爺。”

“三老爺我姓白,又是白家老三,是不是你們說的那位白老三?”

娃們好奇地瞅了瞅,似有醒悟,一張張沾滿泥巴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欲行的和送行的都會心地笑了。

(小說情節純屬虛構,讀者切勿考據索隱。)

(全文完)

作者qq:76167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