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高二,老師家長就不斷的跟同學們說已經離高考不遠了,得加緊好好學習。每天上課為了趕進度老師都不給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的時間,能灌一點是一點,有時內容還沒講完作業就發了一大堆。對於安然這種對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的孩子,上課隻有睡覺,下課隻有放牛了。同學之間的活動也一下少了很多,座位也被老師打亂。李哲依舊堅守講台,張奕依然是安然的同桌,隻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奕現在並不經常來上課。早讀和晚自習是一定看不到張奕的身影,白天上課也是一個星期七天就有三天能看見張奕的影子。
安然一個人坐著畫會畫發發呆,想起來就做做作業。同學們都在很認真的學習,除了給安然將題目以外,朋友們再跟安然的交流就是讓安然幫忙帶東西了。每天早上安然進班,包裏鼓鼓的不是作業全是幫同學帶的早餐。其實安然本不願意起早帶早餐,但是因為想到學校那夥食,安然隻好每天遲到給同學帶早餐。同學見安然這樣也是實在過意不去,想著不讓她帶了安然就笑笑說:“你們為了生存下去每天吃食堂也是很不容易,就算不給你們帶早餐我也會遲到的,沒事。隻是希望考試的時候祝我一臂之力啦~“同學們也知道安然這是不想讓他們有負擔說的話,於是輪著讓安然幫忙帶,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帶要帶一圈人得了。
為什麼會天天遲到?因為安然在坐第一天坐校車的時候發現李哲旁邊不再有空位。以前一直以為取代自己坐在李哲旁邊的會是張奕,可是那天安然發現坐在李哲旁邊的就是學校裏麵傳在追李哲的那個女生。看著那個女生跟李哲有說有笑,安然心裏一下感覺像被某人搶走了什麼一樣,很不舒服的感覺。那天以後安然就買了一輛自行車每天自己騎車上下學,早上在天蒙亮的時候和下晚自習月亮高掛的時候騎車讓安然很愜意,一下子就愛上了每天緊閉外的一點自由。
又是放學時,安然依舊不緊不慢的踩著自己的自行車跟在那一群騎車回家卻互不相識的人流中。依舊是在十字路口不遠處聽見熟悉的談笑聲從身後傳來,然後一群男生騎著電動車從自己身邊經過。每每這時安然總會抬頭失神看著前麵那個熟悉的身影。回到家後入眠前最後一件事就是看康天齊有沒有發動態。如果是開心的動態安然會嘟嘴不滿想到他倒是會生活,如果是不開心的動態安然則會想著他為什麼會不開心。明明當初是自己提的分開,現在卻發現自己無法將其斷清。
如果那天自己不受情緒的挑撥,把自己心裏想的好好跟康天齊說,好好跟康天齊談心,現在的結果應該會有所不同吧?如果那時兩人一個能好好說,一個能不受自尊的拖累,現在兩人應該是坐一輛車上一起回去吧?安然這麼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