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四輪十六局,其實便是亂戰,隨意挑選對手並無條理可言,不過站在軍方的角度上,他們需要的也不是規矩,隻是從這兩百名奇人異士當中,挑出半數左右去參加與半島國的靈礦爭奪戰。
公平與否不重要,留下來的不是墊底的,那就夠了。
比人們想象中隨便太多,於是一股腦地,便有將近五十名異人從人群鑽了出來,修士占多數,扶桑的陰陽師和南洋的降頭師也有。誰都不傻,挑對手當然要選明顯弱於自己的,輕輕鬆鬆贏下兩戰便可以穩妥將名額拿到手。
然而真正實踐起來,這五十人才發現,並不是直接揀軟柿子捏那麼簡單,實力墊底的就那麼幾個,儼然便宜貨太少精明人太多不夠分的局麵。
“倒是有想法。”
林立也瞧出了場間彌漫的窘迫氛圍,不得不感歎,朝廷看似漫不經心的篩選手段,實則暗藏智慧。
“請諸位珍惜時間,半小時以內沒獲勝的,視為敗北。”老人拿著喇叭提醒道。
場麵因此愈發窘迫,很快,就有第一個人做出決定,看向隔著三個人之外的一名修士,沉聲道:“楊青,咱也別跟這些人搶垃圾了,各憑本事,先把這場打完如何?”
那人思慮片刻,自然推敲得明白,那些實力稍弱的都是搶手得很,僧多粥少,爭起來不知爭到幾時是個了斷,也壓根兒不曉得能用什麼方法決定,便索性點了點頭,道:“那就請諸位道友讓出個場子吧!”
其他人很識趣,朝著周圍退散,途中又有幾對耿直做出決斷,各自找好地點單挑。
最為矚目的兩名修士,一個叫楊青,一個叫司馬洪,皆是來自世俗家族的散修供奉,境界持平在化神初期,氣勢也於伯仲之間,算是勢均力敵。
林立對這倆人孰強孰弱倒是沒啥興趣,隻是有些感慨。當一場盛事展開,修真界的各種高手都露出崢嶸,才會發現化神境界的修士,真是多如狗,完全不值錢。
“楊青勝!”
區區須臾時間,肩上掛顆星的青年軍人就拿起電喇叭,報出了第一場戰果,快得令人側目。
遠遠沒到規定的半個鍾頭,滿打滿算,從那個叫司馬洪的招呼楊青,到青年將官宣布結果,也才過去五六分鍾而已。
司馬洪敗得幹脆利落,看著得勝的對手,眼中頗有驚訝:“你不怕死?”
倆人算是老對手了,之前對戰的次數不多,但對彼此的實力都有著相當的了解,叫楊青的修士這次顯然出奇製勝了。
周遭尚未選好對手的修士們,以及圍成大圈暫時觀戰的修士們,其中有許多同為散修認識楊青的,訝異模樣大抵與司馬洪如出一轍。
“他什麼時候開始用劍了?還是一直深藏不露?”
“剛才的劍招……”
“沒想到這楊青有點棘手啊,待會兒得換個人做對手了。”
林立聽得耳旁嘈雜,便轉頭望向見識比自己多的三人,立刻得到了答案。丹朱說道:“姓楊的修士,剛才那招是北海劍宗的劍術。”
“這樣。”
林立恍然點點頭,怪不得,那個叫司馬洪的會問對方怕不怕死。
修真門派幾乎都有根深蒂固的派別風氣,一宗的傳承純粹尤為緊要,哪怕最下等的法術,也不能交給山門以外的人學會,楊青一介散修,卻掌握著北海劍宗的劍術,僅憑這點,偷師的罪名便幾乎蓋棺定論,其後果無疑是北海劍宗怒火洶洶的追殺。
“半個月前,我通過考核成為北海劍宗的外門弟子,劍術是正經學來的。”楊青扭頭對半躺在地上的司馬洪說道,聲音攜著真元,傳進了大部分人的耳朵裏。
主持亂戰的老者麵色紅潤,略顯欣慰地撫了撫胡須,道:“雖是外門弟子,可好賴是宗門之人,不錯。”
身畔青年將官附和道:“而且是散修出身,在凡界摸爬滾打八十多年,除了天賦不行,別的方麵可能要比北海劍宗的內門弟子強點。”
老者緩緩點頭。
朝廷此次出於某些原因,並未與道門聯手,但他們仍然樂意見到道門弟子參與,修真一途最看重功法和法術,這一點,開宗立派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勢力,自然要勝過九成九的野狐散修。
四分之一個時辰過去,首輪亂戰告終。共計五十六名修士,有十二人獲勝一場得以脫穎而出,剩下的要麼輸了要麼到最後都沒選好對手。
隨後便是緊鑼密鼓的第二輪,巧得很,又是五十六個人。
相較剛才初登場的修士,這場大家都知道了規則,心中早有計較,挑起對手來自然沒那麼糾結猶豫,所以都湊成了對在平坦地麵上排布開來,前前後後結束戰鬥,二十八人得勝二十八人失敗。
第三輪依舊是五十左右成雙的人數,平淡無奇,沒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等到第四輪結束,所有參與者都登場了一遍,林家這邊是林立和丹朱,贏得自然分外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