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由白到夜(1 / 3)

與光芒閃耀之人同行的可悲之處在於,人們的目光總是下意識地聚焦在一處,而很少有人會看到這個人旁邊的人。

周寒衣就是那樣光芒閃耀的一個人,所以外界談起龍虎山,幾乎有關無關的話題都要順嘴提到他,而鮮少聽到龍虎山別的年輕弟子的名字。

相比龍虎山,武當山的弟子們就要幸運許多,前有荀南珍,後有袁騎牛、楚逐流之輩,沒有誰的鋒芒會蓋過所有人,於是乍看之下,武當山人才濟濟層出不窮,愈發的興盛繁榮,龍虎山除了周寒衣,則再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新生代天才。

盡管細想起來,沒有人會認為天師府的底蘊會如此不濟,但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往往就是比思考的結果要直觀深刻。

這種局麵之下,林立半路殺了出來,分走了旁觀者們一半的目光。

人們不禁諸多揣測,這樣的兩位蓋代奇才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是明裏暗裏針鋒相對呢,還是共同攜手,將天師府在道門的領袖地位維護得更加穩固?

然而出乎世人意料的,這兩人同在龍虎山將近半個月,直到今天才偶然碰麵,既沒有火藥味出現,也沒有相見後猛地點頭握手,共立宏願要建設美好和諧的新社會主義龍虎山。

他們隻是隨便說了兩句,不深不淺,就像見到彼此朋友的朋友,純粹出於社交最基本的禮貌。

而這兩位仁兄互相留下的第一印象,這邊是長得好看,那邊是為人隨和。

“你有沒有問那個人的名字?”

青雲見心問道,家世原因,她對龍虎山有著充分地了解,但以往並沒有聽過,天師府新生代弟子中有誰以讀書為樂。

“沒問,不過我想我猜到了。”

林立擺出城市裏吃大排檔喝夜啤酒的架勢,嘴巴就沒停過,轉眼已經十幾杯花酒下肚,兩盤熱菜所剩無幾。

“周寒衣?”

青雲見心語氣不大確定,心中卻有七八分肯定。

“我覺得是。”

林立說道,沒有具體理由,就是一種感覺。

“我覺得也是。”

青雲見心邊吃著蜀中的超辣涼菜,邊揮著小手向嘴裏扇著涼風,一邊又說著話,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終是平添了幾分可愛。

天師府新生代年輕弟子當中,排得上號的,青雲世家又不了解的,就隻有個周寒衣。

熱菜吃完,林立也開始吃起了涼菜,跟青雲見心一起被辣得猛哈氣又欲罷不能,幸好午首座很大方,給了整整一壇子花酒,倆人當成飲料一口菜一杯酒,到最後竟也夠喝,下酒菜吃得盤幹碗淨,壇子剛好見了底。

《揚州錄》、《青囊經》、《九州轉陰》、《東流》,林立記著書名,與青雲見心從書架上將這四本書翻出來,小仙女繼續給林家的巨嬰少爺翻譯朗讀講故事。

四本書中以《青囊經》最為古老,始傳於秦末漢初,天師府私第書館中的這三卷,是民國時候天師府某位喜好風水堪輿的長老,寫下的原版手抄本,一字也無更改。

年代越久遠的古書越難讀,即使以青雲見心的古文底子,理清《青囊經》的內容也是頗有些費勁,再換成現代語言轉述給林立聽,更難。

最麻煩的地方是,這本書堪稱風水堪輿的祖宗書,裏頭有很多古味十足專用的詞彙,青雲見心也是一知半解,半個學生模樣的林立,聽著自然雲裏霧裏找不著北。

“奶奶的,周寒衣是不是坑我?”

讀完《青囊經》已是淩晨六點多,林立望著紙糊木門外漸亮的天光,不禁以小人之心揣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