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140章七品知縣都敢動刀子(3 / 3)

街道兩旁一群衣衫襤褸的孩子跑來跑去,一個個麵黃肌瘦的,還有那些敞開的院子,更是無數婦人在水井邊上清洗被單等物。

不知不覺中放緩馬,張祈安感慨萬千的歎道:“我自家的親人成天奢華無度,而這裏的百姓卻是窮的連飯都吃不飽,還有那山東,這些年來被朝廷折騰的苦不堪言,一群混賬東西,王八蛋。”

還是忍不住破口大罵,親隨隻是吃驚於二爺竟敢當眾咒罵長輩,朱銀豐可是嚇得急忙伸手拉扯張祈安,叫道:“二爺,這裏可是外頭,小心禍從口出啊!”

一把揮開朱銀豐的大手,張祈安憤怒的罵道:“就是要罵,那山東不就是當年得罪了陛下嗎?為了此恨已經死了多少百姓?這些年,又是開鑿運河從山東起用民夫,又是加重賦稅,山東連年幹旱,也不去盡力賑濟災民,那日後,更是,哼。”

及時醒悟,張祈安在未繼續說下去,此時他真是有感而,那山東人因在靖難之役狠狠的阻擋過朱棣南下,結果戰後因此事被誅殺了無數人,甚至連久攻不克的城市都給屠了,後來為了遷都北京,抽調幾十萬山東民夫修運河,加重賦稅供養北京日常所需,結果趕上了連年旱災,水災,瘟疫橫行,導致全州赤地千裏,百姓隻能靠吃草根樹皮為生,結果就爆了唐賽兒起義,兵禍連結不說,為了抓住唐賽兒,更是被朱棣下旨抓了數萬名婦女,又抓了幾萬名女道士,因此而死的不計其數。

張祈安怒的原因恰恰是愛之深責之切,原本此禍本可以避免,結果卻是官逼民反,這皇伯伯朱棣雄才大略是不假,可是明朝許多禍根也是他給種下的,晚年真的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暴君,很多事做的不可理喻。

狠狠的朝半空中抽了幾下馬鞭,張祈安這氣來的快去的也快,正在氣不順的時候,就看見遠處河上過去一支畫舫,上麵還站著一些人,其中一位少年公子朝岸邊大罵道:“一群賤人,都是因為你們,這清清河水都染得髒了,都給本少爺滾。”

眯著眼眸注視著那群紛紛破口大罵的紈絝子弟,張祈安氣的仰天大笑,手裏馬鞭朝前一指,卻笑嘻嘻的說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去個人把這些家夥的底細查清楚,正愁沒錢賑濟百姓呢,這下正好,本侯爺就拿京城紈絝子弟當個肥羊宰了,哈哈。”

遙望那畫舫穿梭在清澈見底的小河之上,一陣冷風吹來,卻使人激靈靈怔,罕見的寒風襲來,真是令人摸不清頭腦。

情不自禁的低頭,等躲過冷風後,張祈安遙望那畫舫穿梭在清澈見底的小河之上,一陣冷風吹來,卻使人激靈靈怔,罕見的寒風襲來,真是令人摸不清頭腦。

情不自禁的低頭,等躲過冷風後,張祈安有些驚訝,不過還未把突然而至的氣候變化放在心上,正琢磨是否追上去把船扣住,以一個驚擾百姓,汙染環境的罪名,把那幫紈絝公子好生整治一番再說,這論起京城中的最大禍害,除了自己外,還有誰敢自稱第一?

河岸邊上的眾多婦人神色驚慌的站起,附近的孩子立時被喊了過來,似乎是要幫長輩收拾堆放在石階上的衣物,貧民百姓自是不敢得罪混跡京城裏的有錢公子哥們。

張祈安見狀急忙跳下馬,朝著百姓們大喊道:“大家莫慌,今後這雙獅子街有本侯為諸位街坊撐腰,誰若敢來生事,自有錦衣衛為大家出頭。”

這話可聽的幾百個婦人麵麵相覷,那些孩子立時哄笑,不過等看到來人竟然一身王侯般的富貴打扮,尤其是深紫色的朝服穿戴時,整個岸邊頃刻間變得鴉雀無聲,眾人神色驚駭的不知所措。

滿麵親和笑容,張祈安大步朝岸邊走去,他清楚無人會相信自己的話,那就以實際行動來證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