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祈安獨自站在遠處,冷眼旁觀著這眾生百態,心中歎息,心中更是下定決心,既然救了她們一時,那就得要為此事負責到底,盡量做到善始善終,最好能讓她們後半生都不在受欺淩了。
一陣忙亂過去,基本上都是東廠提督常公公在提調指派人手,他東廠本就有監察錦衣衛的權利,一麵命人去通知錦衣衛來人,一麵四下安撫喜極而泣的宮女們。
而張祈安則去勸慰一眾受辱的年輕宮女,不管是往日自甘下賤還是被人逼迫的,大多是身不由己的可憐人,不管她們日後的命運如何,起碼得讓她們過上幾天有尊嚴的日子。
悲劇還是不可避免的生,不時有一身傷痕,身心疲憊的宮女躲入房間中懸梁自盡,帶著滿腔怨恨而去,張祈安唯有仰天長歎,在一片哭聲中深深歎息,命家人即刻趕去城外選塊風水上佳的青山中,好生安葬人家,也算是自己最後能為這些一生淒慘的無辜芳魂的安慰了。
浣衣局一幹大大小小的宮人都被押解到錦衣衛衙門中審問,此案拷問起來很容易,無非是一些貪墨,殘害宮女之事,常公公隨後徑直入宮,直接去求見貴妃王娘娘和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通,又跑去麵見正大宴天下官員的皇帝朱棣。
畢竟鐵證如山,朱棣反應很平淡,隻是淡淡吩咐此案由娘娘做主,由常公公和小侯爺張祈安善後處置,常公公當即叩謝恩,他心中有數,浣衣局隻是一個尋常衙門,自是引不起陛下的興趣。
貴妃王娘娘倒是深為震怒,眼皮底下生此等喪盡天良的惡事,真是大掃其顏麵,當下命幾名心腹女官趕來,又把宮中一幹大太監召喚身前,狠狠的訓斥一頓,警告他們安分守己,以後誰要是再被查出不法之事,定會決不輕饒。
不提此事如何震驚一幹大太監們,此時的張祈安卻麵臨兩難之局,又得善待宮女,還不能耽誤浣衣局的職司,又不能偷賣衣物而換取錢財,確實有些令人頭疼。
“侯爺仁慈,奴婢們得您搭救,已經心滿意足,還是由奴婢們繼續幹活吧,斷不會讓侯爺顏麵掃地的。”
隨著一位年紀大約五十多歲的老宮女說完,立時惹得其她幾十位氣色略好,身體還算是健康的宮女回應,其中一位滿麵風霜,五官端正的婦女感慨說道:“侯爺心善,救奴婢等出了水火,此等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宮裏送過來的漿洗衣物真不能耽誤,拚著大家夥累上幾日幾夜,也要把活計趕出來。”
後背雙手來回走了幾步,張祈安看看那堆積如山的衣物被單等物,輕鬆笑道:“此事豈能難得倒本侯爺?大家這些年受盡委屈,先修養些日子再說吧,此乃是陛下和娘娘的一份心意,本侯豈敢讓諸位再操心勞力,嗬嗬。”
心知肚明此事都是這位少年侯爺一力承當的,所謂陛下和娘娘的心意,頂多是事後說上幾句安慰話罷了,在場宮女又不是最容易哄騙的老百姓,一輩子混跡皇宮之人,對於皇家的無情無義可謂是體驗至深了。
不過大家還是心照不宣的跪地謝恩,表麵上當著幾位女官的麵前,痛哭流涕的叩謝天恩,人人則心裏衷心感謝小侯爺,這公道自在人心,隻要不是瞎了眼之人,孰是孰非那是一目了然了。
幾位娘娘身邊的女官相視苦笑,隻得紛紛上前勸慰一番,又命人把她們攙扶到屋裏休息,其中長得慈眉善目,四十歲左右的女官名叫春喜,乃是從小跟隨在王娘娘身邊的家人,其人更是在皇宮中地位最高,乃是宮女一生中能做到的最高品級,堂堂正五品的尚宮大人了。
尚宮相當於皇宮內的宰相,負責協助皇帝,太後,皇後處理宮內諸事,和大名鼎鼎的宦官二十四衙門一樣,宮娥同樣有十二衙門,其中春喜平日除了貼身伺候娘娘外,還負責掌管尚宮司,此外還有諸如尚衣司,尚食司等,管事之人都是由各級女官打理,曆朝曆代又把年長女官稱為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