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27章受辱(1 / 2)

一大一小,兄弟兩個手牽著手,昂然站在青石方磚上,在上百名官兵注視下,旁若無人的哈哈大笑,雖然彼此間未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從祖輩就開始的幾代淵源,在沒有任何利益牽扯之下,無疑比同胞兄弟間的關係更加可靠。

張祈安的笑聲倒還罷了,聲音並不如何響亮,但旁邊這位人高馬大的成國公,那笑聲就如一具破鑼一般,驚得四周在林中覓食的鳥兒,呼呼啦啦的四散飛起。

這麼大的動靜,頓時引起聚在閣樓第三層中的豪門子弟,一個個忙不迭的走至最外側的走廊上,伸頭朝著下方望來。

正中間的一位頭戴蟠龍紫金冠的青年,朝著下麵大喝道:“何人在此處大笑,給本王報上名來。”

“哈哈,漢王殿下,是俺朱勇在下方大笑,本將奉聖上口諭,今日特地趕到漢王下榻之處,還請王爺紆尊降貴,親自下來一趟。”

奉有皇上親令的朱勇,原本就不畏懼漢王朱高熙,反而兩人交情不錯,此時更是有恃無恐,半開玩笑的說完話,倒也不算逾越,畢竟哪有奉著老子命令,上樓去拜見兒子的道理。

“就說是哪個渾人在下方胡鬧,敢情是朱老弟,嗬嗬,好,本王這就下來,還請稍等片刻。”說完話,那漢王就扭身消失不見,一邊的豪門子弟,趕緊跟著他離去。

“兄長,這漢王殿下年紀似乎不大啊,聽說他武藝群,乃是一員虎將。”張祈安笑吟吟的問道,饒有興趣的盯著眼前建築,看那紋飾精美,雕梁畫棟的閣樓。

朱勇聞言深有同感的點頭,也不禁佩服的道:“當年漢王年紀弱冠時,就躍馬抬槍,在戰場上廝殺,卻是勇猛無敵,還幾次立下大功,今年也才隻有24歲,他長相酷似聖上,性格也像,為人豪爽熱情,就是,”

說到這,看了下左右,警覺的低下身子,小聲說道:“就是為人太過蠻橫跋扈,你年紀太小,記住了,不要和他親近,這幾年你爹幾次寫信告誡於我,今日哥哥也原封不動的說給你聽,這皇家之事太過凶險,咱們今後隻管帶兵打仗,別的事與咱沒有半點關係。”

馬上放下心,張祈安的原意就是旁敲側擊一下,試探下兄長和漢王之間的關係,並想些辦法奉勸一下,讓他不要和朱高熙牽涉太深,沒想到自己老爹早就提醒過他,如此到省事了。

心裏不由的暗暗佩服,不愧是曆經四朝的英國公,父親為人確實是一生謹慎,要不是後來被大太監王振胡搞,帶著皇帝明英宗朱祁鎮連同幾十萬大軍被瓦刺打得全軍覆沒,那年已經75歲高齡的他,結果最終慘死在戰場之上,要不然,絕對還能在活個十幾年,如今我回來了,別說要保證父親安享晚年,就是幾十萬明軍,也不能讓他們無辜死在戰場之上。

“嗯,弟弟記住了。”鄭重的朝兄長點頭,看的朱能嗬嗬直笑,兩人再不說話,站著等待漢王下來。

沒過多久,一身明黃王爺服飾,英氣勃勃,身高七尺,虎背熊腰的漢王朱高熙笑著走下來,神色間略顯放蕩不羈,看的張祈安眉頭不禁皺起來,暗想果然和記載的一模一樣。

這朱高熙年幼就頑劣不堪,性情浪蕩,從前太祖朱元璋就很不喜歡他,此人脾氣暴躁,稍有不順就動手殺人,幾經訓誡也不改其毛病,深為勇武而自負,傳說他腋下長有幾片龍鱗,又自持戰功赫赫,動輒把自己比喻成唐太宗李世民,身邊的護衛也稱為天策衛。

不過也是因為性子直爽,一直有很多參加過靖難之役的將軍擁戴他,在軍方擁有很深的勢力,這幾年更是躲在暗處,時不時的向聖上告狀,或是動依附於他的朝中黨羽,輪番攻擊當今太子那一方的重臣,導致很多大臣紛紛被下了獄,壓得太子朱搞熾很是被動,大有失去太子寶座的趨勢。

可以說,永樂七年的漢王朱高熙,可以說是處在整個人生當中最風光得意的時候,不但風華正茂,年輕氣盛,似乎距離當上太子大位,也隻有一步之遙了。

“哈哈,朱老弟,本王這廂有禮了,咦,這個小孩是誰家的孩子,看模樣隻有5,6歲,嗬,莫不是兄弟你養在外室的親生兒子,哈哈。”

這朱高熙走下來的第一句話,就聽得讓人格外刺耳,張祈安勃然大怒的同時,心裏不由的更加歎息,果然是曆史上有名的‘劉阿鬥’,守著個體弱多病的哥哥,手中掌握著將近十萬兵馬,朝中黨羽遍布京城,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裏,愣是沒有撼動太子位置分毫,最終連趕去京城報喪的侄子,在提前得到消息的同時,派出去的刺客都跟過家家一樣,沒有傷到人家一根汗毛,還被幾萬大軍就嚇得出城投降,窩囊至此,也算是一代廢物了。

身後跟著的幾位華服中年人,一個個都麵無表情,聽到漢王的話,都皺起眉頭,倒是那群豪門子弟,一個個嘻嘻哈哈的笑出聲來,尤其是張祈安見過一麵的淇國公嫡子邱義,不懷好意的笑道:“模樣不像,簡直是兩個模子刻出來的,不會是哪個奸夫的種吧,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