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開疆拓土 第三百零七章大結局(3 / 3)

“陛下,請你為我們做主。這龍嘯竟然因為意見不合公然毆打我們。”

武則天此時雙目中能噴出火來,但她卻不敢輕易動手。實際上把國都從長安遷到洛陽,就是為了遠離龍飛宇。龍飛宇在長安的實力不是武則天可以抗衡的。可搬來了洛陽,龍飛宇雖然沒有跟來,可結果依然是一樣。

前幾次叛亂,鬧得聲勢那麼大。龍飛宇隻是隨便說了一句話“我還活著”大軍自己就散了,這是怎樣的威勢。武則天敢保證自己站在大軍麵前來上這麽一句,肯定萬箭齊發,保準有人說道:“這下不就死了。”

權力的鬆懈隻是在交接之時,可龍飛宇沒死大唐他經營了長達六七十年了。百姓們習慣了他的存在,隻要活著他們就能心安,這個國家亂不了。宗親們暴亂,是因為武則天傷害了他們的利益,可百姓是他們的兵員,兵員不是心存李唐,而是害怕自己既得利益遭到破壞。龍飛宇一句“我還活著”這讓他們心安,因為締造他們利益的正是龍飛宇。不管聲勢如何浩大的叛亂,頂不住這簡單的一句話。

忍了五六十年了,武則天不想再忍了。猛地一拍龍案起身怒斥道:“龍嘯,你心中到底有沒有朕這個皇帝?”

“沒有,臣一直把陛下當做皇太後來拜的。”

龍嘯竟然如此直接的說出了這樣的話語,武則天整個人顫抖著怒道:“你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你不成?”

“陛下不敢,我要是死了,整個武家得為我殉葬。”

“龍氏子孫眾多,你以為龍飛宇會因為你與朕撕破臉皮嗎?”

“龍氏子孫再多,到了那裏也都是鐵板一塊。祖訓有言寧可站著赴死,絕不一人苟活。況且爺爺來信說了。希望陛下你能把皇位讓給我,我們遷都長安。陛下可以在皇宮之中頤養天年。”

“大膽,龍嘯你這是想要造反嗎?”

“不敢,陛下想做王莽,那我如何不能做劉秀。我爺爺是大唐的臣子,大唐滅在了陛下你爹手中,而我是從陛下的手中接過皇位的。頂多算是撥亂反正,而且太平擁有一半的李唐血脈也擁有一半武周血脈。是做皇後的最佳人選。”

“你是在利用我?”太平公主忽然紅著眼眶問道。

“不,我們龍家不屑於利用女子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讓你當皇後隻是因為我喜歡,你若是不願意也無所謂,大不了皇後空懸就是。反正爺爺已經在替我們教導未來的太子了。”

“來人,把龍嘯夫妻兩個給我拿下。”

“陛下息怒,臣等希望陛下,退位讓賢給龍嘯。”一群大臣在士兵的簇擁下出現在了門口。

看到眾人,武則天忽然盯著前麵的狄仁傑怒斥道:“懷英,連你也要背叛我不成?”

“陛下息怒,一直以來臣就隻當陛下是臣的朋友。從未拿陛下當過皇上,談不上背叛,臣是龍氏門生,陛下應該清楚。”

“柬之你呢?”

“臣想複辟李唐,可李氏宗親都是一群扶不上牆的爛泥。所以隻好讓龍家上了。”

“你們這樣做會讓天下百姓唾罵的。”

“不然,昔年太宗殺弟弑兄囚父,如今談起這件事的能有幾人。換了龍氏百姓生活更好,沒有人會閑著沒事找事,何況家師依然健在。他往哪兒一站就是國之神器,沒有人會不開眼的去觸他的黴頭。”

“好,不錯,朕真的養了一群白眼狼。你們都要逼宮是嗎?”

“不是逼宮,而是讓陛下還政與龍氏。”

“朕要不肯呢?”

“家師有言,龍武兩家總歸有那麼一點情分在。若是陛下不肯,我們封了城門把這偌大一個皇宮交給陛下養老也就是了,陛下喜歡的張氏兄弟,薛懷義等人也全部可以給陛下留下。在這皇宮之中你依然是皇帝。”

這是變相的軟禁,武則天從來不像命運低頭,忽然怒喝道:“婉兒,傳禦林軍。”

“陛下,禦林軍拿了眾位大臣給的賞錢喝酒去了。”

“什麼?這可是朕從全國挑選來的精英子弟。”

“他們或多或少與龍家都有那麼一點香火關係,若是武家兄弟造反,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殺了武家兄弟。可要是龍家的話他們就無能為力了。”

“陛下還是別白費力氣了,太宗皇帝那麼精明終其一生也沒能滲透進軍隊之中。軍人不害怕淤血搏殺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公平的機會,隻有龍家不倒他們才能一直屹立不倒。若是龍家倒了頭一個倒黴的就是軍隊。”

武則天總算知道自己錯在了哪裏,忙碌了大半生剪除了所有的政敵。到頭來不過是徒做嫁衣而已,屠戮李唐宗室的是他,打散關隴貴族的也是她。坐享漁利的卻是龍家,帶著悔恨與不甘,被關進了皇宮之中。

原本巴結她的張氏兄弟,雖然也像逃走。不過上麵有令,這幾個惡貫滿盈的人一旦逃離皇宮,就亂箭射殺,無奈他們隻好留在了皇宮之中。

龍嘯在長安登基,舉國歡慶。人們見麵的第一句話就是:“聽說龍老相國的孫子龍嘯謀朝篡位登基為帝了。”

“真不是東西,這個亂臣賊子。”

“是啊,不過龍家終於當了皇帝了,走喝幾杯慶祝一下。”

“對,如此喜事焉能無酒。走。”

如此矛盾的話語出現在大唐各地,百姓們一麵痛罵著龍氏的篡權,一麵高興的歡呼著。而為了區別龍氏政權與李氏政權,他們把武周政權作為分水嶺。李氏稱西唐,龍氏稱東唐。

公元705年,洛陽皇宮,武則天彌留之際,看向身邊形單影隻的幾個人影。歎氣道:“龍飛宇可曾死去?”

“沒有,陛下,這些天你已經問了好幾次這樣的話題了。”

“他為什麼還沒有死?他比朕要大的多了,朕都八十二了。他也應該九十五了為何還沒有死。”這樣說著武則天忽然又到:“你可知道當初在文水見到你的第一麵,朕就已經忘不下你了。這些年來隻等著站上最高峰,然後把你收於後宮,朕想折磨你的那些話隻是氣話而已。誰讓你屢屢與朕作對,可惜朕努力了一輩子,到頭來都沒能打敗你。不過這樣也好,若是你真的被朕打敗,朕會看不起你的。”這樣說著武則天頭一歪就此離開了人世。

武則天的葬禮是按照皇帝的禮節與李治合葬的,其實武則天更想與龍飛宇合葬,可是她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隨著武則天的過世,武氏兄弟也被昔日的仇人殲滅。時值此時龍氏政權一時無可匹敵,由龍元宏這個太上皇坐鎮,開始肅清烏煙瘴氣的官場,移民海外。

龍氏政權依舊延續了龍氏祖訓的不王風格,所有皇子在十六歲成年以後除了太子其餘的人一律不得封王。各自憑借雙手創出一片天地,當然十六歲那年朝廷會撥給一百兩黃金的創業基金。

隨著大唐王朝的開枝散葉,在龍氏經曆第四任皇帝之時。時年一百五十二歲的龍飛宇,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看著屋子裏的人山人海,龍飛宇沒有想到這就是自己的家族,想起昔日戰友們開玩笑的話語,給我一個女人我可以創造一個家族。

這個夢想在龍飛宇身上得到了實現,盯著現任皇帝捧著的厚厚的一本書籍,欣慰的道:“我大唐如今如何了啊?”

“稟老祖,我大唐目前有人口五萬萬之眾,這還不算各國移民。不過海外疆土太過遼闊,這些年過去了,除了與大唐通商以外,能自治的已經派人自治。我們不加幹涉。”

“很好,記得我當初剛剛擔任戶部尚書的時候看著大唐的人口差一點急哭了。現在這樣很好,沒有永遠的政權,當人們的生活都相對達到巔峰時就會發生暴亂。我希望你們一如既往的對待大唐的子民,不管能走多遠,我都希望你們善待他們。我們龍家能有今天離不開他們的殷切跟隨。”

“老祖放心,我會謹記的。”在龍飛宇麵前無人敢自稱朕,他們的父親雖然退了位可都還活著呢,目的就是未來前來陪伴他們龍家的老福星,他們這些做皇帝的可不敢如此托大。

“那就好,那就好……”隨著一聲感慨,龍飛宇的眼睛開始渙散,不過此時的他仿佛看到了曾經走過的每一步。也仿佛看到了未來,他不知道這次生命的終結是向上一次在另一個世界的重生,還是永久的消逝。

這一切與此時的他都沒有了關係,隨著他的眼睛慢慢閉合,四周一陣陣哭喊聲傳來。龍飛宇得離去讓他們眼前一片黑暗,仿佛天塌地陷般。

而與此同時,整個大唐再次沸騰。這位傳奇人物終於在長安龍府結束他那漫長但一直精彩的一生。

龍飛宇用生命闡釋了,今天的努力,隻是為了來日,驀然回首,憶起那曾經留戀的美好。而他的路在這裏遠不是終點,也許此時的他正在某個角落裏注視著自己為之瘋狂一生的世界,放聲大笑。這個民族終於站到了世間的製高點。一夢千年,隻為心中那曾經堅持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