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開疆拓土 第二百四十七章文明之爭(2 / 2)

“總之,有了農耕才有了人們定居的習慣,有了城市有了文明。而文字則衍生出了記錄文化的東西。正因為先賢發明了這些東西,我們才知道幾千年的古人是怎樣生活的。”

“老師,那三皇五帝前麵是什麼時代啊?”

“因為沒有文明的存在,所以前麵的那段時期並無可考性,隻是人們代代相傳,讓我們知道了我們先賢的偉大。總的來說,人族從茹毛飲血過度到現在的百靈之長,是燧人氏點亮了人族前進的方向。人們總是在評論三皇五帝,其實要論功績而言,燧人氏才是帶領我們人族成為百靈之長的第一人。”

“老師,孔先生不是說隻要讀好四書五經就可以中狀元嗎?你教我們這些幹什麼?”

“樹人先樹德,教人先立誌,既以無誌學他何用?總管我這幾千年個曆史,你們從中可以體味出什麼?”

“沒什麼,就是感覺挺新鮮的,用個火至於那麼費勁嗎?要穿衣服完全可以買嗎?”

“嗬嗬,房遺愛你這話說的好,趕明我把你一個人放在沒有人煙的地方。你給我演示看看,你從哪裏買到衣服,怎樣來生火?說這麼多就是要讓你們看清楚,在歲月的碾壓下,為何有的民族亙古長存,但有的民族卻隻是曇花一現。匈奴、突厥為何會滅亡?不是因為他們戰力低下,而是因為他們隔著幾代人才會出那麼一樣英雄。因人而興族,沒有一個可靠的方法前來製造人才,而漢人不同。我們有先賢留下的書本可以學習,有前人積累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英雄也可以製造出英雄,此消彼長之下他們自然也就消亡了。”

“既然如此那為何漢人還屢遭為敵侵略?”

“被侵略那是因為他們自己不爭氣,胸無大誌得過且過。等屠刀伸到頭頂時才知道反抗,那是已經晚了。做人要防患於未然。我時常告訴你們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的後一代人已經變成了扶不起的阿鬥,那麼等待這個國家的將會是什麼?沒有了來自外部的敵人,你們最終也會把這大好江山拱手相讓。”

“老師,你這是大逆不道。危言聳聽。”

“你們不要不以為然,你們覺得隋朝如何啊?當然在你們眼中隋朝是被醜化的隋朝,滿是楊廣的驕奢淫逸。你們問問你們父輩就會知道隋朝的強大,那麼龐大的一個帝國二世而亡。那些達官貴人非死即傷,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一夥人茫然的搖了搖頭,看到他們搖頭龍飛宇繼續道:“這難道就單單隻是楊廣一個人的錯嗎?錯的其實還有那些官二代,他們的父輩大多老邁。或者已經離世,楊廣啟用的人裏邊大多是這些昏聵不堪,不學無術之輩。在加上他自己好大喜功之下,對於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棄之不用,偌大一個國家轟然倒塌。”

“其實你們可以看看現在朝堂裏站著的人才,像,李靖,房玄齡,杜如晦,李績,長孫無忌他們哪一個不是前朝棄之不用的人才。若是朝廷啟用了他們就不會以速度敗亡,以你們這些人的發展速度馬上就要進入朝堂禍害我大唐江山了。告訴你們,我能來這裏教書就是要看看我大唐的下一代是個什麼樣子,但是你們讓我很失望。不客氣的說我看得是一群隻知吃喝玩樂的人渣。”

“看看你們,程懷亮、長孫庭、尉遲寶林、柴令武、房遺愛。你們幾個像什麼樣子,打架鬥毆,禍害鄰裏,吃喝玩樂。就差坑蒙拐騙了,你們的父母政務繁忙,您們自己難道就沒有一點自覺性嗎?看看人家秦懷玉和羅勇,同樣是官宦子弟,秦懷玉年紀比你小吧柴令武?”

“是”

“有句話說得好貨比貨的扔,你們的父親全是身居高位。你們想獲得爵位比他人要容易的多,可你們就這樣走上為官之道對我大唐來說將會是什麼?官場一片黑暗,百姓們看不到希望。若是皇帝是個明君,那麼你們的下場就是斷頭台,若是皇帝是個昏君,你們的下場就是被夷族。”

“頂多就是我們自己死而已,與夷族有什麼關係?”

“官場黑暗,皇帝昏聵,百姓衣不果腹,但凡有揭竿而起者,從這如雲。你們覺得別人當了皇帝他們會留下你們敗壞他們的名聲嗎?而你們的族人可以安穩度過嗎?不要心存僥幸。”

曆史上唐朝隻經曆了三世就被武則天給改朝換代了,其實還是因為教育缺失,朝中無人。那些有能耐的全是武則天提拔的寒門子弟,這裏坐的這些人渣幾乎都快被清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