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邊關風雲 第六十四章爭議(3 / 3)

龍飛宇一句話讓原本喜悅的朝堂一下沉到了穀底,有人不忿的道:“龍飛宇,今天是慶功的日子,你說這些幹什麼?”

“慶功,我們在慶功,可功勞是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如果慶功是用別人的生命換取,那麼這個功要來何異?”

“打仗總是要死人的,為了國家而死,他們死的其所。”

“對,死幾個人怕什麼,正是有了他們的死亡才有了大唐的繁榮。”

聽著眾臣七嘴八舌的議論,龍飛宇插言到:“諸位說的好,他們的死換來了大唐的安定繁華,那麼我們應該為那些死去的人做些什麼,才不負這份安定繁華呢?”

一句話,眾人再次卡殼了,在這方麵還從來沒有人做出過先例。忽然有人道:“請高僧超度一下他們不就行了。”

“荒謬,如果僧人可以超度他人自己就不用吃齋念佛了,早就升登極樂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龍飛宇那你說怎麼辦吧?”

“很簡單,對那些在部隊服役超過三十年以上的或五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按照功績的大小發放數額不等的錢糧。對於那些殘疾的士兵按照殘疾程度的不同,每月發放數額不等的補恤金。而對那些戰死的士兵除了根據他們的功勞大小給予不同程度的補恤外,根據他們的功勞可發放一門勳章牌,他們的子女可憑借此勳章牌優先出仕。另外在京郊建立一所烈士陵寢,用於紀念那些為了大唐而英勇戰死的英豪,每年清明諸位大臣務必前往拜祭,以為天下楷模,從而鼓勵更多的人出仕,為我大唐效力。”

李世民話音剛落,就有人站出來道:“黃口小兒你知道單單這一項支出就能耗費國家多少錢糧嗎?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龍飛宇掃了那大臣一眼,略帶不屑的道:“不知閣下是?”

“戶部尚書。”

“那尚書大人可否告訴小子,我大唐有丁戶多少啊?”

聽到這句話,戶部尚書一愣,忽然結巴道:“這這……這是兩位侍郎應該幹的事,我怎麼知道?”

龍飛宇嗬嗬一笑,似有意無意的道:“你不知,可房大人,杜大人,長孫大人他們全部知道,我大唐有丁戶三百九十八萬,人口兩千一百二十萬。突厥有多少人,薛延陀有多少人,他們加起來都不到百萬之眾,可是就是這些不到百萬之眾的人他們的鐵騎竟能打到長安城下,我們和他們是怎樣的比例,二十比一,簡單點說就是二十個人打一個人。難道我們的軍隊都是飯桶不成?有句話怎麼說要想讓馬兒跑,就得給它吃草。他們從小教導自己的子女,漢朝這裏有數不盡的寶藏,吃不完的山珍海味,所以那些人把這裏當成了他們家的遊牧場,肆意掠奪。而我們的呢,在坐的諸位沒人省吃儉用一點就足夠那些傷兵頤養天年了。”

那戶部尚書被龍飛宇駁了麵子有些不滿的道:“說的好聽,那你怎麼不把自己的俸祿拿出來啊?”

龍飛宇嗬嗬一笑道:“既然尚書大人有此一眼,小子也不能示弱不是。”龍飛宇說著對著李世民行了一禮道:“陛下,臣這次所得功勞可得食邑多少戶?”

“可升為開過縣公,食邑一千五百戶。”

龍飛宇拱手對著李世民道:“陛下,臣願把這一千五百戶的食邑盡數納入國庫,分給這些傷兵。另外臣已把臣所說之事寫成奏本,呈與陛下。”龍飛宇說著從懷中拿出了奏本,端在了手中,李世民把頭一揚,三保會意,忙從從殿上走到了龍飛宇的跟前,小心翼翼的把奏本拿給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