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圓看世界,莫貪一時之利(1 / 2)

現實社會交往中,總是有不少騙子利用人們的貪財心理來詐騙人們的財務,之所以屢屢得手。因此,為人處世中,我們不知道誰是君子,誰是騙子是小人,隻有圓看世界,想得周全些,利用圓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再同他人交往。

現代社會,無論哪個地方都存在一些小人,而君子生活的環境出並不一定全部都是君子,所以,要懂得一些提防小人的招數,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提防小人的“變臉術”,即使他說得再好;也不要輕易地相信他,因為小人往往都是花言巧語的專家,所以,他們的話最好不要相信。

國外有一個騙子到銀莊兌換銀元時比市價低些,市價七錢四分他隻要七錢三分,每次隻換一二百元。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神秘地說是為了賺大錢,把他兌換的銀元稱一稱也夠分量,任何人也看不出有假。

有個資本家知道這件事後,就買了他二百銀元請專家檢驗,也沒有發現有假。資本家就認為騙子有一種可把銀子製成銀元,並且能賺錢的技術。

資本家就把騙子請到家中,好酒美宴招待之後,想讓騙子麵授技術,騙子無論如何不肯傳授。資本家就請騙子在他家製造,騙子說:“若在你家製造,必然被你發現秘密。”資本家最後說:“這樣吧,我給你千兩銀子作本,你造銀元賺的錢,我們二人平分。你一個銀元能賺多少銀子?”騙子說:“不過二分罷了。”資本家就說:“好吧,每個銀元以七錢為本,賺的二分。每人一分。”騙子最初不答應,資本家好育相勸,騙子才接受,約定兩天之後去取銀子。可到他家一看,人去房空,人已逃走了,房子還是租人家的。資本家隻得報案了事。

在一般人看來,誰也不會做賠錢的傻事,騙子以比市價低的比例兌換銀元,這是一個賠錢事,人們就想他這樣做一定能賺錢,這就是兵法中說的“人不自害”的心理。而騙子恰好是自害,目的是為了後來騙人,果然就有自作聰明的人自願去上當。如果沒有一個人去上騙子的當,騙子隻得自認倒黴。

其實,社會上的小人是根險惡的,曆史上有多少功勳卓著的政治家、軍事家在辭別人世時所痛恨的並不是戰場上的對手,而恰恰是那些令他們說不清道不明卻又像陰影一樣揮之不去的小人,就算是老百姓,提防小人也是不得不時時注意的問題。

信任人是沒有錯的,但不防人往往卻是個致命的錯誤,尤其是對於主動幫你忙的“好心人”。“好心人”主動幫忙,最後被幫助者吃虧上當的事例舉不勝舉。

一日,朱小姐在自動取款機前取錢,孫某緊跟其後。朱小姐由於對信用卡的使用不是很熱練,連著輸入了兩次密碼都沒能取得現金。孫某裝作非常“熱心”,上前把朱小姐的卡退出來,拿到旁邊的自動取款機上試了半天,也沒有取出錢來,便說可能是自動取款機壞了,轉身將信用卡還給了朱小姐。朱小姐第二天再到銀行查詢時,賬上的5000元錢早已不翼而飛,後來犯罪嫌疑人孫某被公安機關抓獲。其實騙子的手法很簡單,騙子等在自動取款機附近,看到有人用自動取款機取錢時操作不熟練,就走上前去假意幫忙,就在他們拿過取款人的銀行卡時,便以熟練的手法偷梁換柱,用自己手中一張沒有錢的空卡插入取款機。在取款人輸入密碼時,由於已經換卡,當然密碼不符,取款人不得不再輸一次密碼,此時騙子已經把密碼看在眼內,他們悄悄把密碼記下來,然後幫取款人取出銀行卡,還“好心”地提醒取款人,可能密碼記錯了,今天不要再取錢了,免得卡被機器“吃”了。取款人謝謝後離去,騙子們便馬上把取款人卡上現金全部取走,而後再用這張空卡去騙下一個受害人。君子坦蕩蕩,與君子交朋友可以袒露心扉,不用有戒心。對小人則萬萬不可,雖然你不用像修長城那樣把自己圍起來,也不必用古代的盔甲把自己包裝起來,但是一定要有一種保護自己的好辦法,盡量不要讓小人有接近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