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一般都把下屬當成自己的人,希望下屬忠誠地跟著他,擁戴他,聽他指揮。下屬不與自己一條心,背叛自己,另攀高枝,“身在曹營心在漢”等,是上司最反感的事。忠誠,講義氣,重感情,經常用行動表示你信賴他,便可得到上司的喜愛。
當上司講話的時候,要排除一切雜念,專心聆聽。眼睛注視著他,不要埋著頭,必要時作一點記錄。他講完以後,既可以稍思片刻,也可問一兩個問題,真正弄懂其意圖。最後簡單概括一下上司的談話內容,表示你已明白了他的意見。一定要記住,上司不喜歡那種思維遲鈍,需要重複好幾遍才能明白他的意圖的人。
有時候,下屬由於過度服從權威,因此上司隨口的一句話,被當成如山的軍令。其實,如果上司無心的一句話被解讀為“既定政策”,特定情況下的“變通辦法”被詮釋為標準程序的調整,或是“生氣時的反應”被渲染成毫無轉圜餘地的最終立場,則反而會讓上司感到騎虎難下。
傳遞上司的訊息時不應該避重就輕,身為下屬,有責任了解上司說話時的背景與動機為何。
有時候除了保留核心訊息之外,我們也必須調整表達方式,借以讓受話者能夠了解原意。
我們有責任幫助他人了解上司的用意,並且防止誤解的產生,以免影響受話者的接受程度與執行能力。
將上司的指令當作聖旨,或是不經判斷地草率執行,對上司而言都是有害無益的做法。 日本作家鈴木健二說過這麼一句話:“在日本,對公司的職員來說,當今所需要的是獨立思考的判斷力、推測未來的洞察力和不畏失敗的耐久力。意誌力一方麵表現為對於麵臨的困境和來自外界的挫折具有較強的抵抗力,這是人成功必備的條件,是具有堅韌勇毅性格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麵,意誌力也是一種影響力,是人在人際交往中由於自身堅強的意誌品性給外界留下的印象以及對於外界的影響,這是一種人格的魅力。
對於上司來說,大都喜歡工作有熱情的人,接受任務時不打折扣,勇於積極主動地克服困難,很少垂頭喪氣,或者唉聲歎氣,始終是保持一種高昂的工作熱情,留給上司的總是“積極而又能幹”的形象。
比如說提前上班所表現的工作熱情,是一天開始你獻給事業型領導的最好禮物。上班早就意味著你有工作渴望,能按時下班,則表明你能完成任務。工作熱情是處理好與上司關係的一座橋梁。
在工作當中,每個人都可能會碰到這樣的情況:剛剛開完一個會,上司便交待給你一項任務。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到兩個問題:第一,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花費你很大的精力和時間,我能不能辦?或者應該怎樣去辦?第二,向你布置任務的上司正在等待你的表態,等待你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複,你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呢,還是對上司說“不”?
如果是有意識要考察你的話,那麼應該說,他對你的能力和水平是了解的,對你能否完成任務,也是心中有數的。因此,你可以直接避開第一個問題,然後盡量用最短的時間來考慮第二個問題,用明朗的態度回答:“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務!”或“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做!”等等。
任何上司都絕不僅僅滿足於隻聽到滿意的答複,他們更注重你完成任務的情況是否也同樣令他們滿意,動聽的話誰都會說,漂亮的事卻不是誰都會幹,隻有完成任務,才能真心讓領導心滿意足。所以,當你給了上司一個滿意的答複之後,緊接著你就應該腳踏實地、竭盡全力地去履行你對領導許下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