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善於接受意見(1 / 1)

請記住19世紀美國詩人羅威爾的話:“隻有蠢人和死人,永不改變他們的意見。”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想要迫使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因為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種想法,使他們沒有改進自己的餘地,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設下了障礙。想象一下,10個當代最有名望的畫家齊聚一堂,圍繞著一張圓桌團團而坐。一起對擺在圓桌當中的一個蘋果進行素描,每一個人畫出來的蘋果都不會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看到的角度都不相同。

“意見”也有同樣的道理。信念的異同,取決於身世與環境的各種因素。人們就是靠這些因素來決定意見的。固執己見的悲劇,在於它阻止了成長、進步和充實自己。它使一些人自認為十全十美;但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十全十美。固執己見者為了防衛自己的弱點,必然無法快樂而被孤立。這已是不爭的結論。

你如何才能避免固執己見?隻要你肯聽聽別人的想法,你可以做到。你的意見可能是錯的,你應該有“聞過則改”的雅量。

固執己見是一種消極的癖性,心胸開闊才是應有的態度。前者會導致失敗與孤立,後者則是獲得成功與友誼的保證。

隻要你肯向別人伸出友誼的手,隻要你肯學習別人的長處,隻要你了解別人和我們一樣有獲得成功的權利,你就不會再固執己見了。你內心的成功元素會再度活動,而內心的失敗元素自然就會偃旗息鼓。

生命的意義。就是改變。你每天的想法都會改變,道理很簡單,因為你每天都不一樣,而且每天的情況也不同;生命就是這個樣子。自然界也因四季的變換而依序進展。你想象一下。如果一棵樹在春天時倔強地拒絕抽發新芽,如果一朵花倔強地拒絕開放,如果一棵蔬菜或一粒果實倔強地拒絕生長或成熟,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嚴重的固執己見容易導致剛愎自用。

你是否剛愎自用?你是否拒絕身體的改變與成長?你是否抗拒創造性的生活?抗拒微笑、友誼、寬恕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觀念?

16世紀的法國散文家蓋達尼曾說:“剛愎與衝動,就是愚蠢的明證。”

要想從有限的生命中求取更多的生活。從小就必須開始革除消極感。這種感覺,是培育頑固、剛愎、忌妒與惰性的溫床;這些習性能使你喪失抵抗力,而萎縮成微小的細菌。你是一個微小的細菌,還是一個完整的人?答案在自己內心中。隻要你能寬恕自己、友愛自己,你就能克服剛愎自用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