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為人處世要正直、誠信(1 / 1)

一、為人處世要堅持人格

為人處世要有自己的人格,人格即人之名格,要求為人處世要方方正正,正直、誠信,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按照既定的規矩,恪守一定的尺度分寸。為此,古人對名節珍而重之,視之為人之命、木之本、水之源,勸諭世人“不重幣而富,不輕冕而貴”。由此,一個人要有所敬畏,在自己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做人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甚至比生命還重要。麵對得失取舍,並不是害怕受到懲罰,而是絕不肯喪失基本的尊嚴和人格。不論人生怎樣充滿欲求,心底裏始終明白,一旦人格不守,出賣了自己的尊嚴和靈魂,那麼,一切欲求所得和成功都不能挽救人生的徹底失敗。

二、為人處世要正直

正直是做人的脊梁。隻有行得端、做得正,才會一身正氣傲立在天地之間。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光明磊落,心底無私。為人坦坦蕩蕩,處事公道正派。不存害人之心,不搞陰謀詭計,不幹損人利己之事。不幸災樂禍,不投石下井,不仗勢欺人,不助紂為虐,不嫌貧愛富,不誤人子弟。凡事拿得起、放得下,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因小是小非而耿耿於懷糾纏不清。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堅持原則、富有正義。窮且益堅不跌誌,富當低調不癲狂。行事識大局、顧大體,能把國家、民族、集體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做到公而忘私,俠肝義膽。做事有原則,做人有底線,不為貪求小利而失大節,不為滿足私欲而失人格。切記:金錢不能買尊嚴,世間無價是道義。

在選擇與人合作,與人交友的時候,都喜歡和正直的人、誠信的人打交道。和正直誠信的人交往感覺輕鬆、放心,與言行不一至的人打交道感覺辛苦、緊張。這是大部分人的一個感覺,正直和誠信的人值得信賴,當然就會為自己贏得了很多的機會和朋友,而見利忘義之人則終究難以成事!

三、為人處世要誠信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誠信是做人的名片。言而有信、待人以誠,才會有廣闊的朋友天地,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平穩通順。誠信,就要承諾的事就要努力辦到。為人處世既要對得起自己良心,也要經得住曆史的檢驗。做一個誠信的人,要樸實無華、忠厚本分。要認認真真幹事、老老實實為人。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得意時不可忘形,得勢時不可盛氣淩人,用一顆平常的心去感受生活、享用人生。做一個誠信的人,要言行一致,裏表如一。辦不到的事不要輕率承諾,承諾的事就要努力辦到。為人處世不能口是心非、虛情假意、自恃聰明愚弄別人;不能見風使舵,趨炎附勢,違心違德,明哲保身。

切記:忠厚可以傳家,誠實才能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