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京師風雲 第十章 真相大白(2 / 2)

即便已經和董卓結成了同盟,宇信依舊沒有把袁術刺殺這事的真相說出來。不過此刻看來,獻帝、袁家兄弟,還有一個老謀深算的王允已經勾結到了一塊。

李儒見宇信一時不語,並沒有過多地懷疑,而是繼續分析道:“主公,如今袁氏兄弟在司隸一帶可謂位高權重,司隸之兵皆為二人把持,如果他們聯合起來,那我們可就危險了。”

“嗬嗬,事實上他們已經聯合起來了。”宇信在心裏苦笑道,“怕是早在我們來京之前就已經勾搭在一起了,而獻帝便是他們的頭子。”

對於李儒的情報,宇信並不感到驚訝。現在問題的關鍵是他們準備如何下手,隻有弄清了這一點,才好提前做準備。

事實證明,李儒在情報收集上確實下了死力:“主公,儒在宮中的眼線來報,皇帝在召集各州郡主官來京參賽時,特地給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以及冀州牧劉虞下了密旨,要他們這次帶兵進京!”

“什麼?”宇信簡直不敢相信,獻帝竟然還讓劉氏宗族的大員帶兵進京,“此番不是比武選帥麼,特意叫他們帶兵來幹什麼?”

宇信明知此番回京凶多吉少,因此他才聽從了田豐和沮授的建議,讓波才帶了三千人馬事先潛伏到司隸待命。隻是這樣的布置純粹是為求自保,並無他圖,不想現在還成了救命稻草。

董卓一聽到調兵就不由得神經緊繃起來,他對軍隊的敬畏遠勝從前:“文優,可探得他們帶了多少兵馬前來?”

李儒皺了皺眉頭,鎮定地回答道:“探馬來報,劉表屬地離雒陽最近,他已派大將王威領兵八千進駐宛城;劉焉帶兵最多,以賈龍、吳懿為先鋒,領兵三萬,目前已進抵漢中;錢糧兵馬最為富足的冀州牧劉虞反而帶兵最少,隻帶了三千人赴會。”

絕對不能讓他們帶兵進京,這是宇信當下唯一的念頭。宇信忽然有一種很不好的預感,他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掉進了一個巨大的陰謀漩渦中。也許此次比武大會隻是一個幌子,獻帝的真正目的便是剪除權臣。

事急從權,宇信也顧不得再作隱瞞,當下和盤托出:“仲穎,我總覺得這是一場陰謀,比武大會隻是一個幌子,皇帝下旨讓幾個宗親帶兵進京,就是為了趁機鏟除朝中的權臣。縱觀當下,威懾主上或功高蓋主的唯你我二人!”

李儒聞言,不由驚叫一聲:“是了,主公,此前儒一直想不通刺殺之事,現在經宇將軍這麼一提醒,儒也覺得這裏麵大有文章。主公,宇將軍說得對,眼下之計絕不能讓他們帶兵進京,否則我等俱危矣!”

連李儒都意識到不妙了,董卓就不得不重視起來:“既如此,我等應當如何應對?”

這個節骨眼上,宇信可顧不得什麼謙讓之禮,必須立即做出安排以應萬全:“仲穎之勢力可達三輔全境,劉焉的大軍要入京城則必走長安。咱們這邊須有一員大將在此駐守,一旦劉焉軍至,不管用什麼辦法都必須拖住他;劉虞性情溫和,即便皇帝有意,他也不會擅起刀兵,我會令田豐派兵屯紮在常山郡一帶牽製劉虞,如此一來其必不會輕舉妄動;剩下的劉表這一路人馬……唉,咱恐怕是鞭長莫及!”

李儒聞言,不由捋須笑道:“儒聽聞荊南常有五溪蠻作亂,可差人前去重金收買,教他們屆時下山鬧事,如此必可迫使劉表回軍。”

“好計!”宇信拍掌稱讚道,“如此,可暫保無虞!隻是,劉焉此人甚是狡詐,這長安守將人員的選擇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宇信對劉焉這般忌憚也不是沒有原因,想當年宇信還在雒陽做官時,便因幽州牧一事被其算計,後至薊縣接任時又遭劉焉下套。連續兩次被同一個對手玩弄得逞,不得不說劉焉這人極具危險性。

董卓低頭沉思片刻,言道:“卓部將徐榮機敏謹慎,可當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