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周詳成事(1 / 1)

微軟是個龐然大物,它作為一個單個的實體,像Borg一樣工作,吞噬沿途的一切,這種印象離現實相去甚遠,微軟事實上不是一家單個的大公司,它是由許多小型獨立公司組成的集合體。各種職能大部分由各項目組獨立完成,微軟認識到大公司會變呆,工作程序會比工作還重要,與此同時,勞動生產率會減慢甚至停滯。

首先,同一種方法不可能對所有項目都是最好的;任何一種行政組織結構,無論設計得多麼好,都不可能比得上專為單個項目設計的結構好使。拿出任意一組不同的團隊,每一個都能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最優工序來。

同時,由於是自己設計,團隊就能夠根據需要隨時修改工序。如果是由上頭製定的工序則必須得上報,即使上報申請被批準了,批準過程本身就花費了時間和精力——時間和精力更應被用於項目本身。

如果缺乏良好的規劃,不論是行銷計劃、技術轉移或是降價活動,都不可能成功。微軟人在作出一項決定前必先將競爭對手、客戶及合作夥伴等因素,納入考量之中,其反應為何?其所可能采取的應對措施為何?公司又該如何應對之?

當微軟人考慮對一個特定產品采取降價措施時,必定會反複推敲當其競爭對手采取相同策略或以更低的價位時應采取的步驟。如果一項新產品的推出可能對市場造成衝擊,負責這項產品的相關人員,也會作一些可能性的應對措施,如調整生產數量以降低市場需求等等。

這個原則也可以從反而考量,如果一個競爭對手宣布降價、大規模促銷或是推出新產品,絕對不要坐以待斃,你應該積極地采取行動。

在視窗世界(WindowsWorld,一個吸引了數萬人的電腦展)開幕前不久,WordPerfect宣稱將在展覽中,展示其研發出的最新版文書處理軟件。從他們所發布的新聞稿中,Word的行銷人土員判斷這套新版的文書處理軟件中,少了一些微軟預定在稍後發表的新版文書處理軟件中,所具備的新增功能,這些功能都是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所設計的,包括自動校正拚字錯誤,和文件自動格式化等,使整份文件美觀的功能。

由於行銷人員知道新聞界認為,一旦WordPerfect的新文書處理軟件出版後,必能稱霸市場,因此他們猜想若先對外公布新版Word的功能後,也許能取得部分的市場占有率。

經過了幾天的觀察後,行銷人員正式采取行動。一方麵在參展攤位上示範新軟件的功能,一方麵趕在wordPerfect展示新產品的當天發布新聞稿,正式推薦新產品的特色。

這個戰略奏效了,WordPerfect的風采不但被Word完全搶走,而且新聞界一反以往的捧場態度,反複追問道:“你們有沒有自動校正功能?有沒有自動格式化功能?”

但在某些情況中,也不妨保留一些資本,以待對手出招時化解。當微軟的試算表軟體Excel銷售量淩駕於對手Lotus1—2—3時,行銷小組並不急著發布這個消息,直到他們打探到蓮花公司計劃公布Lotus1—2—3得到一獎項的消息時,才選在同一天向新聞界公布。效果如何?不但完全蓋過了Lotus1—2—3得獎的風采,《華爾街日報》更以“試算表戰爭正式結束”為標題,刊戴了一大篇文章。換言之,真正的焦點不是獎項,而在銷售量上。

在規劃長期策略時也應深思熟慮。1980年代初期,微軟決定開發“鼠標點選”軟件,因其認定這個新發明終將取代傳統慣於以打字鍵入指令的方式,所以積極從事行銷活動,並將其目標訂為速戰速決,畢其功於一役。因此首先選定適用點選方式的商業軟件;其次決定專門生產麥金塔電腦的商業軟件,因為麥金塔電腦的設計即大量采用點選功能;最後決定在視窗上研發相同的軟件。整個技術轉移的過程幾乎花了十年的時間,但其成果卻為微軟帶來每年四百萬美元以上的收益。

成功語錄

如果缺乏良好的規劃,不論是行銷計劃、技術轉移或是降價活動,都不可能成功。微軟人在作出一項決定前必先將競爭對手、客戶及合作夥伴等因素,納入考量之中!其反應為何?其所可能采取的應對措施為何?公司又該如何應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