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中,我十分著急,我幾乎都能感覺到,自己在那兩座山之間憑空地遊走著,那種戰戰兢兢和隨時都有可能摔下去的感覺,讓我忐忑不安。其實,這樣的夢我做過很多次了,記得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這樣的夢,而每次醒來後我都會難受好長一段時間,好像這就是真的一樣,有的時候我甚至會在夢中就被嚇醒。
解夢者說
在大齊講完自己的夢境之後,我仍能感覺到他在夢中的那種緊張、害怕、無助的情緒,而且我也注意到,在他講述這個夢的過程中,臉上總是帶著些許委屈的神情。“你能告訴我,在你做這樣的夢的這段時間裏,現實生活中有什麼讓你不愉快的事情嗎?”我問道。他的眼睫毛一下耷了下去,剛才還明亮亮的眼睛突然黯淡了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爸媽經常吵架而已。”他的語氣非常平淡,但是我品得出其中酸澀的味道。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畫麵,兩位家長正劍拔弩張地占據了山頭準備戰鬥,旁邊有個無辜的孩子十分惶恐地想要勸架,但卻一點作用也沒有,於是孩子隻好采用自虐的辦法想讓這場戰鬥平息下來。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的電影裏、生活中其實並不少見,而大齊就是身在其中的那個孩子。
在大齊的夢中,關公和馬超各自代表了他的父親和母親。那麼,大齊為什麼會用關公和馬超來代表自己的父母呢?其實,這裏麵蘊含著許多象征意義。在大齊心中,父母的關係就像關公和馬超的關係一樣微妙——他們雖然同在一個家庭裏,但實際上是既有合作又有爭鬥的,在生活中他們就像這兩員大將一樣,占據著各自的山頭,時刻準備戰鬥。從他們“所在的這兩座高山之間沒有任何通道”,我們不難了解大齊的父母缺乏彼此之間的溝通和接納。另外,這個夢還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在大齊的心中,他的母親其實是一個缺乏女性氣質的人。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父母“摔死”了,那麼他自己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而生活中,父母的每一次爭吵就意味著家庭氣氛和情感的一次“死亡”,這對一個夾在父母中間的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恐懼的事情。所以,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有些孩子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發生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而大齊在夢中也傳遞了這樣的信息——“自己在那兩座山之間憑空地遊走著,那種戰戰兢兢和隨時都有可能摔下去的感覺,讓我忐忑不安”,這表明了大齊的一種心態就是“你們要打架,還不如我先摔死算了”,當然,這裏的“死”是“離開、離去”的意思。
一般說來,像這種重複多次的夢往往象征著夢者的一個未解決的心理衝突或心理困惑,對大齊來說則是他父母經常吵架導致家庭不和的問題。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通過夢境了解到自己的心情,勇敢地麵對這件事,嚐試跟父母溝通,告訴他們自己的真實感受,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我們在現實中麵臨的衝突境遇,往往會在夢中以“打架”等形式表現出來,這種夢所表現的衝突可能是利益上的衝突,價值觀念的衝突,或者是青春期少年與父母的衝突……這各種各樣的衝突都有可能在夢中以“打架”的形式來體現,並伴隨著憤怒、緊張、焦慮等許多消極情緒體驗。同時,從夢裏的打架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夢者對待衝突的態度,以及處理衝突的行為模式。
那麼,大齊對待衝突的態度以及處理衝突的方式是怎樣的呢?首先,通過他的夢,我們可以知道,大齊的衝突就是麵對父母吵架這個事實,他感到無所適從也無力改變。兩個人都是自己深愛的親人,他不想其中任何一人受到傷害。而大齊解決這種衝突的行為模式就是通過傷害自己來轉移衝突,而不是去麵對父母吵架的真正後果,這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對抗方式。而我們釋夢的作用不僅是讓大齊明白夢中暗含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讓他明白,處理現實生活中的衝突需要一種積極的行為模式,那就是停止對自己的自虐行為,與父母多做溝通。
另外,許多人還做過這樣的夢:自己跟一個對手打架,怎麼打也打不倒他。
其實大家並不知道,夢中的那個對手往往就是夢者自己,確切地說是夢者人格中的另一個側麵。這個側麵是你平日裏不願意麵對或承認的那一部分,所以你想通過“打倒”或“打死”他來解決問題。一般說來,愛做這種夢的人,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一般都比較緊張,因為他太具攻擊性了,並相信武力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其實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