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將軍一身戎裝,金盔遮麵,金甲護身,外罩大紅色戰袍,他沒帶兵器,身後隻跟著五名隨從,但看他龍行虎步,氣勢迫人,神威凜凜之態,渾如帶兵百萬。

眾人一並起身相迎。明將軍在樓梯口略略停步,利劍般的目光掃視全場,刹那間每個人都覺得他正望向自己,皆慌忙垂下視線,不敢與之對視,更無人敢開口說一句話。

許驚弦雖然心理上有過無數準備,仍是覺得腦中一眩。這是林青死後他第一次見到明將軍,滔天的恨意湧上心頭,強行壓抑住拔劍刺向仇敵的衝動,勉強挪開目光望向他身後,忽然一怔。除去劉知府之外,隨同明將軍一並進入獅子樓的另有五人,兩名鐵甲衛士左右貼身相護,另三人中第一人亦是披盔帶甲,麵容英挺,年約二十八九,應該是軍中副帥馬文紹;第二個人身著便裝,滿麵虯髯,神態篤定,正是將軍府大拇指憑天行。

在涪陵城江邊,許驚弦曾聽龍判官言辭確鑿說憑天行身中丁先生絕命一掌,所以才放他回京複命,以惑明將軍。本以為憑天行絕無幸理,有感於他義薄雲天,行事豪放,內心不無惋惜之意。想不到在獅子樓竟又看見了他,著實替他歡喜。不過憑天行承擔著護衛之責,警覺的目光隻留意於梁柱樓角等有可能藏敵之處,並未注意到他。

跟在明將軍身後的第三人身材瘦小,穿一身及地的灰色長袍,從頭至腳遮得嚴嚴實實,雙手都不外露,袍頂帽簷低垂,將麵容隱在陰影之中,連是男是女都瞧不清楚。同行者中,明將軍氣貫全場,馬文紹刻意低調,憑天行謹慎細致,這最後一人卻是全身上下透著一種神秘感。

明將軍一行來到席間,卻並不立即就座。明將軍揮手止住劉知府的客套言語,金盔下射出一道冷厲的目光,令人不敢逼視。

出乎意料地,首先開口的不是明將軍,而是那身穿灰袍的神秘人。“左首第三席黑衣勁裝者神情緊繃,隨時欲戰,疑為刺客;左首第六席第二位青衣人與右首第四席長須老者相互對視,交換眼神,意義不明,疑為奸細;右首第二席白衣少年眼神犀利,神情憤然,似有仇怨;右首第五席黑臉大漢麵露輕屑,似有不滿之意;另外右首第四席第一人、第六席第四人、左首第二席那位白袍劍客與第五席儒裝長者行禮時略顯遲疑,應為持不同政見者……”中性的聲音不高不低,平正無奇,既無起伏,亦無情緒,猶如在宣讀文書,但話裏的內容卻令人聞之變色。

“鏘”一聲響,左首第三席那位被指認為刺客的黑衣勁裝者慌忙拔劍,但憑天行早已身隨意動,神不知鬼不覺地閃到他身後,不等寶劍出鞘,右手大拇指已按在他的頸後,黑衣人當即軟倒在地,滿臉猶是震驚之色。

左首第六席的青衣人倉皇起身,往窗邊掠去,但才踏出兩步,馬文紹已手按劍柄,攔住他的去路。青衣人麵色大變,棄劍於地:“將軍饒命。”

右首第四席長須老者破口大罵道:“無膽鼠輩,我司馬豫恥於與你同謀。”他縱身躍起,一掌便朝那投降的青衣人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