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生石上舊精魂(二)(3 / 3)

王雲此時才感覺到自己身體好像有些酸軟無力,崔鈺忙為她輸入精氣以補靈魂殘缺,待到恢複之後,崔鈺便在一邊獨自療養去了。

打坐之後,崔鈺對王雲說:“這幾天跟學校請個假吧,在這裏給我做幾天服務員,補全靈氣,不然對你陽壽有損。”

“哦!”

王雲乖乖的在這裏整理了一個房間,開始做起了三生茶館的服務員,自己接待在外麵接待客人,崔鈺在後間為王雲煉製丹藥。

兩天時間之後,崔鈺從後間出來,為王雲飲下解藥之後,王雲便坐下詢問起崔鈺了,

“既然去不成了,就給我講一講王朝雲的故事吧。”

崔鈺點點頭,起身倒了一壺茶水,王雲也為店裏的客人續上水之後,便坐下聽崔鈺講故事了。

崔鈺整理了一下思緒:“該從哪裏講起呢?”

“從我離開的時候啊!”

崔鈺回想著慢慢講道:“你離開之後,元豐六年,王朝雲就給蘇軾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遂禮,當時蘇軾生活落魄。身邊隻有王朝雲不離不棄一直跟隨陪伴,看著新生的兒子,想起了自己之前名噪京華,如今卻不為人知,便寫了一首自嘲詩:詩曰:人皆養子為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王雲點點頭:“看起來,蘇軾雖然一聲灑脫,但是內心還是很煎熬痛苦的。”

“對,幸好你當時還在他的身邊,後來宋哲宗繼位,司馬光任宰相,王安石變法被廢除,蘇軾重新踏入京城,任升龍閣大學士,一時又春風得意,而那個時候,你,或者說王朝雲又顯得並沒有那麼重要了,王閏作為繼弦夫人,官場應酬居家主事還是以王閏為尊,終歸,在當時的風俗看來,你還隻是一個侍妾而已……”

王雲噘噘嘴吧,“誰讓王朝雲癡情蘇郎呢,與之共患難卻不能與之同富貴。”

崔鈺笑著搖搖頭:“你倒是想得開,蘇軾的風光日子不到兩年,卻又被排擠出京城官場,重新回到杭州,說來,還是因為他的那張破嘴,得罪的人太多總歸是不好的啊,做了杭州知府的時候,也是王朝雲在枕邊細語,使蘇軾立誌要為杭州百姓做幾樁好事,恰巧當年江浙大旱,蘇軾一邊啟奏朝廷減免貢米賦稅,一邊廣開糧倉接濟災民。並且引水灌溉,廣挖深井,助災民度過大旱之年。後來整修西湖,在湖中的葑草淤泥堆築成堤,廣種菱角,荷藕於湖中,葑草不得再生,沿堤遍植芙蓉楊柳,春來花開如錦,綠絛拂堤,這一份功業,使百姓安居樂業,西湖景致更加美麗,那條堤壩也被命名為蘇堤,說來,這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勞……”

崔鈺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此後十年,蘇軾接連遭到貶謫,一直貶到惠州,此時的蘇軾,早已年老體衰,回京無望,身邊的侍兒姬妾,走的走,散的散,王閏也在這十年間離世,身邊隻有王朝雲,始終不離不棄,追隨蘇軾跋山涉水,到了惠州。”

王雲點點頭:“蘇軾曾作詩一首,就是在惠州,詩中寫道: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絡秀不同老,無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板舊姻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雲雨仙。”

崔鈺說:“這首詩還有序,序裏寫道:予家有數妾,四五年間相繼辭去,獨朝雲隨予南遷,因讀樂天詩,戲作此贈之。後來,王朝雲在惠州又為其誕下一子,取名幹兒,但是產後失調,得不到療養,身體虛弱,不能恢複,最後皈依佛門,誦經念佛,不久就溘然長逝,年僅三十四歲。朝雲死後,蘇東坡將她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棲禪寺大聖塔下的鬆林之中,並且在墓上築六合亭紀念她,當年這個地方曾是二人相攜遊玩之地,卻不想,卻成為王朝雲孤寂長眠的地方……”

王雲聽到早已經眼睛泛著淚花,口中輕輕念誦起: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

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

王雲一抹眼淚,“崔鈺,我有個事情求你,無論付出多大代價,我都求你幫我這個忙!”

崔鈺歎了口氣,“我知道你想讓我幫你什麼,隻是,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