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一首歌,叫《與天一樣高》,且不說這歌是否悅耳,單看這歌名,就是一則生活的哲理。
是呀,如果我們生活中每個人的心胸,都能與天一樣高遠,與海一樣遼闊,那我們的周圍還會存在嫉妒、仇恨和邪惡嗎?我真想把這首歌推薦給每一位朋友,讓人們都學會唱,學會做,讓每一個人都擁有一顆會同情的愛心,讓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明媚的陽光。
我自己的生活並不平坦,充滿艱辛和苦澀。但我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個性,我行我素,別人理解不理解是別人的事,自己怎樣去做才是自己的事。
我的興趣和愛好頗多,唱歌、彈琴、書畫、籃球、滑冰、寫詩、集郵、旅遊……我想,既然自己喜歡,就要用心地去做好。為什麼別人能自己不行呢?
我20歲那年在工廠做工,廠裏組建文藝隊,我被抽去排練。跳交際舞當時剛剛風行,我決心學會,就專心地學認真地練,結果參加全局交際舞大賽還拿了獎。
平時,我愛唱歌,但從沒登過台,沒想到那次隨廠文藝隊去部隊演出,因為節目不夠了,臨時讓我與一位女孩來了一個男女聲二重唱,一首《新鞋子,舊鞋子》,竟征服了在場近千名士兵的心。
上了學,我擔任了全校好幾百人的文學社首領,這樣,就硬著頭皮登上了講台給各個班級的文學愛好者講文學課,一起舉行活動。我本來是沒有勇氣的,但後來一想,為什麼別人行自己不行呢?於是,信心來了,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我的性格自己也弄不清,有時開朗,有時深沉。熱情時,像一隻快活的鳥;冷漠時,像一條孤獨的魚。
在工作單位,我喜歡開玩笑,讀報時故意偶爾蹦出一個錯別字,逗得同事們捧腹。我不喜歡辦公室裏呆板的氣氛,我喜歡瀟灑、自由、輕鬆的生活。不希望把自己裹在套子裏,就總想出什麼花點子,或出出風頭或冒冒傻氣,一笑之餘,驅散了不少疲憊,稀釋了濃濃的寂寞。
編雜誌一月一期,一期頂多拚命地忙他一周,其餘時間便成了空白。我不能跟同事們比,人家年齡比我大,該有的什麼都有了,而自己還年輕,理想還未實現,不能這樣隨著別人的歡笑聲,浪費了自己的寶貴年華,於是,我開始埋頭寫作,從不敢間斷,從不敢荒廢。
作品變成了鉛字,隨後便寄來稿費。稿費來得多了,有些人自然伸來了嘴巴,要吃你的“紅”,仿佛這“外快”是大風刮來的。時間長了,吃膩了的嘴巴還要四處講究你,或挑挑剔剔,或搬弄是非。
我對這種人自然報以不屑的一笑。讓閑散的耳朵捕風捉影去吧!讓無聊的嘴巴搖唇鼓舌去吧!我盡管自己瀟灑地往前走,把那些驚愕的麵孔,挑剔的白眼,難聽的流言統統甩到身後。
我家離單位較遠,下班得坐半個多小時的車。回到家後天都黑了,總感到疲憊不堪,還要伏案爬格子,畫蝌蚪,也就很少幫父母做家務。媽媽時常笑著抱怨說:“看以後哪個姑娘嫁給你,那她才倒黴呢!”
我也笑著對母親說:“我還沒到時候呢,到時準幹得不比別人差。”
我習慣夜晚寫作,一寫準到半夜。有時還伴著音樂寫作,理查德的鋼琴曲,詹姆斯·拉斯特樂隊的輕音樂,蘇芮、齊秦、高勝美等的音樂帶,擺滿了桌子。可早晨卻苦了我,總像有睡不完的覺,常常被媽媽從被窩裏連夢一起拽起來上班。
電視是必看的,新聞聯播、動物世界、體育比賽、港台電視劇、外國電影,最喜歡看卡通片,常常與兩歲的小外甥女一起坐在小板凳上,聚精會神地看《聰明的一休》、《米老鼠和唐老鴨》。
我似乎真的不懂生活,不會生活,我似乎總也長不大。
雖然經曆了許多成功和失敗,但我卻依然自信地保持著自己的個性。也正是這些成功和失敗,才搭起了生活的骨架。我想,這便是自己在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和補白。
我是喜歡鬆的,喜歡鬆就該有鬆一樣的道勁和傲骨;我是喜歡雪的,喜歡雪就該有雪一樣的坦蕩和皎潔。我希望自己有一顆與天一樣高的心胸,輕鬆自由地走自己選擇的路,昂起頭,挺直胸口,給世界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給自己贏得一塊自由的天空。
(趙冬)
心靈感悟
幸福的秘訣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訣是勇氣。
隻有自由了才獲得幸福。自由的最根本一點就是有選擇的權利。不過情況有多麼壞,你還是有權利選擇怎樣麵對。人們可以惹惱你,但是是否對別人發怒完全是由自己決定的。
但是,上麵的名言說到:自由需要勇氣。自由選擇的前提是需要有足夠的勇氣為選擇負責。當情況變得糟糕是不要埋怨別人,承擔責任並且記住你有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