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虛擬與現實(1 / 3)

公元xxxx年,地球已經可以思維上傳雲端,實現了某種長生夢想。人類可以拋棄肉體,將個人思維移值到機器人。

虛擬機倉作為現實與網絡的連接器,人類隻要進入其中,就可以將肉體與思維剝離出來。

然後你就可以在網絡裏麵上學,工作,遊玩,各種虛擬人生。聯合國已經在建一個意識庫,也就是說,當意識庫建好後,每個登記的人都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永久意識,這是一個意識副本。

有一天,當你本體因為某種原因導致意識消失,那麼,意識副本可以讓你重新複活。假如你每天,或者每隔一段時間更新自己的意識副本,複活的你不存在記憶斷層。

當然,死亡前的那一段時間,記憶是不存在的。你可以從旁人,親人,一些視頻裏傾聽,感受,或者是看著曾經的你是怎樣死亡的。

隻是許多學者,專家,以及他們的粉絲,都在懷疑這個“我”還是“我”嗎?,並且努力向別人灌輸他們的思想。

“我”的親人死了,然後又活過來了。他看起來是一樣,說話方式是一樣,思維方式是一樣。甚至他認為他就是他。

但他還是他嗎?

誰管呢?盡管這項科技帶來了福音,也帶來了麻煩。毫無疑問,許多犯罪者會有更加高級的犯罪方式,但那是法律問題,總會有專業人士去處理,去完善。

就像“我”到底是不是“我”?那是學者以及專家們的問題,也許涉及人倫道德,違背自然規律。

更多的人們歡呼讚美這項技術!

原本別的星球沒有維持人類的氧氣,現在不再是問題。於是有著人類思維的機器人瘋狂開發。

火星,金星,水星......一個個星球開始變成或者不久將會變成居住地,旅遊勝地。

當然,絕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自己原本身體,除了工作需要,否則不會每天頂著一堆金屬亂跑——非主流除外。

或者以後會完全拋棄,但現在,柔弱的身體還是最愛。

人類認為這一切已經是超越所有榮耀的存在,在科技麵前,上帝也會瑟瑟發抖!

然而開發的星球卻總是不盡人意,這太慢了!也許有人不在乎那麼一點時間,可惜瘋狂的科技促使更多人思維變得浮躁不安。

天盛集團董事長吳偉,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家。

他認為,既然三維虛擬技術已經成熟,為什麼不將這虛擬具現?如果可以,那麼發射許多覆蓋行星的衛星,內部也布滿各種能量感應器,傳輸器。隻要將設置好的建築,森林,草地,大海......所有的大自然物品,投影到這顆星球,再具現化——當然這需要許多龐大能量,但有時候,某些能源轉化要比虛擬具現簡單多了。

這是一個瘋狂的想法,研究了30多年,已取得輝煌成就!吳偉先生卻又想出一個更加瘋狂的想法。

他從小就有一個魔法夢,當看到這一切可以具現的科技曙光,他想:我為什麼不把魔法也具現?

經過許多的穩定測試後。

在吳偉先生主持下,天盛集團旗下遊戲公司推出款魔幻遊戲《魔武紀元》,此遊戲投影到太陽係邊緣的幾顆小天體,玩家們隻要在地球上線就可以領略柯伊伯帶的魔法世界了。

楊明是位出色的物理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他經常對自己兒子這樣子說,就算現在不是,以後也會是,並且會冠上“偉大的”。

他認為,宇宙是虛擬的,太陽是虛擬的,地球是虛擬的,我們都是虛擬的。有一天,我們也會創造許多虛擬宇宙,裏麵會有行星,恒星。行星上會有山川,河流,動物,智能生物會稱我們為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