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調查老何的情況,結果他媳婦在美國的種種行徑都被組織翻了出來。老何的事情雖然結束了,但是有人也為了順水人情,以為他還不清楚自己媳婦的所作所為,相關的調查資料,厚厚一個信封給他放在辦公桌上了。拍拍他肩膀,歎口氣,什麼都沒說,走了。老何說,你們知道嗎,我才用了10多分鍾就看完了信封裏的內容,但是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就抽完了兩包半的煙。
老何又去了趟*州,他去寺院裏小住了幾天,經朋友介紹,那裏的方丈見過他很多次。談得投緣,老何人心眼又不壞,不懂的也常常虔誠請教。後來老何基本也成了老人家的座上賓。當時一同坐著喝茶的還有在*州當地做絲綢生意的大拿,這人知道些奇門遁甲還是周易裏什麼的玩意。他意思是,你老婆旺夫,但水性不改。當然人無完人,可以考慮再給點兒機會。但要是感情不在了,為了今後,你自己慎重考慮吧。方丈一直沉默,隻給斟滿茶水。後來問起老何有沒有對神佛失言,該兌現的都兌現了沒有。老何一一應著,說都在準備著呢。末了,老人家送二位出山門的時候說,夫妻都是無緣不聚,不管你將來怎麼選擇,好好對待。
講到老何的妻子,先聊聊在海外的中國人的幾種類型。像在京城的富人圈裏,有些孩子過去美國、英國、新西蘭、加拿大、澳洲、法國等等的,好些是屬於家境優越的類型,留學期間在外比吃穿、比公寓、比車駕還比女友、男友、比海外社交圈什麼的。個別上了劍橋和哈佛、牛津在院校裏的,參加學院社團和團隊聚會也會比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攀比。
像哈佛、牛津等,有些賽船劃手的組織,某些橄欖球隊、個別馬球、高球的院校社團成員,都隻接收美國金字塔尖或者英國社會上層圈子的繼承者,絕不接收普通學生的申請。中國老百姓看到這裏可能要罵了,不就是拚爹嗎?是啊,海外也拚爹,不過外國人說了很好聽的名字,叫——“推薦信”。
在海外,一個孩子去高校時有一封有分量的推薦信,是可以幫不少忙的。去公司或去見大雇主時,一封推薦信就是你實力的側麵說明。海外有些公司來華做事業的時候,也挺善於鑽營,官二%代的子女他們都能搜羅的出來。給他們以重要任命及天價高薪,有些人就能為他們在中國打開大片的市場。當然,這樣的事情並不普遍。因為這是特殊的中國特色,人脈有時候比你其他方麵都顯得重要。
這些社團成員在世界頂級名校裏萬眾矚目的關注中長大,有很強的自尊心和精英層的集體歸屬感(也就是中國現在口頭說的白富美和高富帥)。社團們的名字這裏就不點了。當然,這些特殊圈層裏也分兩類人,一種是頂著家族光環,動不動搞出點飆車事故的,沒事參加party到處爭搶俊男美女的熊孩子,偶爾犯了小錯大案還有爹媽跟在屁股後麵撒錢抹平的敗家子弟。還有一種就是走在哪裏都散發出萬張光芒的孩子,不論男孩女孩,他們具有渾然天成的良好教養、優雅談吐,精英氣場表現得生動自然,聲音好聽溫潤。這一類型的年輕孩子,即使坐在咖啡館裏最不起眼的角落,都會散發出致命的吸引力,不覺中成為大眾視線中的萬人迷。
中國人在海外並非都是這樣的圈層,這部分隻是金字塔最尖端的部分,永遠高高在上,永遠活動在最奢侈的購物中心、最舒適精致的****山莊和核心富人區,活動在名人雲集的各色派對上,忙著開拓社交圈,忙著尋找家族突破局麵的機會,忙著協助父母拓展生意合作的各種可能性。這些孩子是不會單獨去貧民區的,遮擋不住的光芒很容易成為被搶劫的對象。海外的精英家庭和家族也關注孩子的培養,這些孩子反倒學金融、學經營管理、學證券、學醫學的不多,那些是中層家庭培養孩子的首選專業。他們反倒去修曆史、修哲學、修政治相關專業,甚至有根據自己愛好修珠寶設計的也有。原因簡單,懂得怎麼管理那些善於金融、善於經營、善於玩證券的人才就好。
厚黑學之類的東西在中國是被官僚和商人熱捧的東西,左宗棠、李鴻章等係列都一遝遝陳列在書櫃和案頭,人人得而學習之。而在海外普通民眾和百姓心思和想法是比較簡單的,他們會熱情,會開朗,會去度假,至於選舉和管理,那是人民公仆——政府才玩的事情。厚黑學之類的海外也有,但都是特別的家庭培養接班人和繼承者去攻讀的東西。所以有些外國人,才會覺得中國人格外聰明,你們哪來這麼多三十六計七十二攻略之類的,還有孫子兵法等等。玩思維和鬥法,全球也就猶太人和中國人最在行了。
描述了這小部分的光環下的海外中國人,再說說占大多數份額的另一部分人群。他們在中國時大多屬於北上廣深小康家庭或二三線城市的普通家庭,家人省吃儉用讓孩子外出學習也不容易。他們總得勤工儉學,也不放棄任何打工機會,甚至有人兼好幾份工的。有些家庭尤其困難,咬牙出來海外混著,總覺得國外月亮更圓,掙得更多,回國的資曆鍍點金更漂亮。這些人甚至有的每天就睡3個小時,住在擁擠和糟雜的環境裏,治安也沒有保障。這些孩子得失心比較重,自尊心也常受到傷害,不容易混入美國英國的主流圈子裏去。偶爾結交一兩位富庶的新朋友,也很容易陷入到一種妒嫉、羨慕、難過和自卑的複雜情緒中去。但是這批人回國後也常常容易眼高手低,才學見識不會高出太多,在海外其間全忙於打工和兼職,外出遊玩和同學們AA製分攤賬單時也縮手縮腳,在氣場上低出頂層孩子的自信氣質好大一截,但回國後又指手畫腳地帶點自滿,因為能力和學業完成得馬馬虎虎,回國後找工作也不是很容易。工資要求一降再降,最後鬱鬱寡歡的找一些不太搭的公司工作,和個人的理想抱負相距甚遠,一年年的,跳槽來來去去。
當然,出了這兩部分,還有活在最底層的可憐孩子。這部分大家也想象得到,或者也都想象不到,在此就不做描述了。去過海外的人會發現,不管你信的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還是天主家,亦或是******教,海外一樣有異事。也不過在中國要做法念咒,在日本要撒鹽,在英美要找驅魔師。
老何媳婦剛去美國的時候,不熟悉當地環境,先找中介拿下一套性價比相當不錯的房子。暫時先過度,打算熟悉了以後再找喜歡的地段上喜歡的公寓。但是那房子很陰涼,即使夏季外麵豔陽高照,隻要進來屋裏仍然涼得想披件毛衫。老何媳婦開始覺得也許兩國氣候不同,但後來發現去其他華人的家裏,好像不是這樣啊。晚上她開始睡不好覺,躺下時偶爾聽到外麵有人唱歌,又像碎語,或者像哭泣,朦朦朧朧,聽不清楚。總覺得窗戶外有人在觀察她一樣。她總是這麼感覺。國際長途電話幾次反應給老何,老何意思是國外還沒適應呢,不要疑神疑鬼。
直到有一天她半夜夢裏驚醒,感覺外麵還有是人在看她。走到窗戶邊,嘩得一下拉開窗簾,就霍然看到一雙眼睛用很毒的目光看著她。沒有臉,其他都看不到,包括身子。因為沒有心理準備,老何媳婦當場就尖叫,後來報警。檢查攝像頭和社區監控,什麼都沒有。錄像裏就隻有她自己一個人拉開窗簾然後受到驚嚇後退的樣子。老何媳婦想到了念經,想到了各種咒,想到過燒紙。嚐試幾次後,屋裏陰涼不改,她也沒勇氣再去拉窗簾。老何媳婦覺得,是不是外國的鬼魂聽不懂她的語言?紙錢會不會不通用???在一籌莫展的時候,有個大學的老同學來看她。
說來也奇怪,這個同學是那種乍乍呼呼、大大咧咧的性格。堪稱女人中的女漢子,女漢子中的女金剛類型。不過也許因為人家性格也很陽光嘛。也不知道是這兩人從小就投緣,好久沒見比較激動了,還是說這人陽氣很旺……反正老何媳婦接待了她沒多久,覺得屋裏好像恢複了夏天的感覺。開始回溫。
老同學在她家過了周末,小住了兩天。兩人又是香檳又是沙拉的,過了兩天同窗親密無間的小調調日子追憶,然後周一各自忙去。這屋裏倒是感覺溫度越來越熱了。老何媳婦就開了空調。這是她搬進去這麼久以來,第一次開空調。好像女同學走以後,她夜裏那種疑神疑鬼、老覺得有人窗外盯著她的感覺沒有了。晚上睡得特別踏實。
後來老何去洛杉磯審查下海外分公司的運營狀況,媳婦講起了這件事。他覺得有點意思。正好,當時有位國內(常年在港)著名的懂風水和命理的老師應邀赴美,為美國****大廈看風水。很多當地幾個要好的朋友接待了他,老何湊熱鬧,帶和媳婦一同去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