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核心員工善於尋找快樂工作的法則(1 / 3)

保持樂觀精神是工作勝利的法則

高爾基曾說:“工作快樂,人生便是天堂;工作痛苦,人生便是地獄。”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工作,隻有不好的工作態度。有的人視工作為享受,他們努力地工作,然後取得滿意的結果,從中得到快樂,快樂又可以促使他們繼續努力工作,於是形成良性循環,他們的人生就是一支悠揚動聽的歌謠;而有的人把工作當做痛苦的差事,他們愁眉苦臉,心生不滿,敷衍了事,一事無成,從而滿懷怨恨,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場漫長難熬的苦役。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快樂的人更容易獲得事業成功。其原因是快樂的人經常會有積極的情緒,這種情緒激勵他們積極做事。當他們覺得快樂的時候,會覺得很自信、精力充沛,這樣會使他們更有幹勁兒。良好的情緒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更大地釋放自己的潛能,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壞情緒則會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也會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為壞情緒是一種巨大的“內耗”,而內耗就如同計算機被病毒感染以後,CPU的係統資源大量被占用,正常的程序自然就會運行緩慢和容易“死機”。

一名油漆匠被一戶人家請到家裏粉刷牆壁。

看到這家的女主人幹淨利落,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油漆匠心想這一定是個幸福的家庭。但是當看到她的丈夫雙目失明時,油漆匠頓時心生憐憫。

油漆匠主動和這家的男主人攀談起來,男主人樂觀的情緒不時地感染者油漆匠。油漆匠在那裏工作了幾天,他們談得很投機,油漆匠也從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所有房間的油漆工作完畢,油漆匠取出賬單,女主人發現比談妥的價錢打了一個很大的折扣。

女主人不解道:“為什麼比之前的少很多呢?”

油漆匠說:“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覺得很快樂,他對人生的態度,使我覺得自己的境況還不算最壞。所以減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對他表示的一點謝意,因為他使我這次的工作很愉快!”

女主人被感動了,她為她的丈夫驕傲,更被這名油漆匠感動,因為這名慷慨的油漆匠隻有一隻胳膊。

一個是眼睛看不見了,一個是胳膊沒了,而他們的心裏都充滿著對生活的感激,對身邊的人散發著快樂的種子,充滿希望地奔波在生活的道路上,這就是樂觀。這種樂觀不僅可以改變自我的心態,還可以影響他人的心情。

麵前放著一個“甜甜圈”,有的人先看到美味可口的“圈圈”,所以他很快樂;而有的人隻看到中間的“空洞”,所以他抱怨。一個麵包,樂觀的人看到積極的方麵,於是他們快樂;悲觀的人看到消極的方麵,於是他們悲觀。生活是兩麵的,關鍵是我們看到它的哪一麵。我們無法改變生活,但我們可以改變心態;我們無法改變工作,但我們可以改變心境。總結起來一句話:生活需要樂觀,工作需要樂觀。

職場中,影響我們快樂的因素很多,但真正決定我們快樂與否的是我們自己。找不到快樂的人其實是把快樂的鑰匙交到他人的手上,而真正應該掌管鑰匙的人是自己,是自己的心態。如果我們可以做到不管外界如何,都始終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那麼快樂自然也就來了;但如果我們常常受外界的影響,處處抱怨他人的不對,快樂將無法靠近我們。如果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樹立積極的工作態度,就會感覺快樂工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每天微笑著麵對生活,他人就會知道我們很快樂,就會願意親近我們,人際關係就會更融洽……

樂觀能使工作充滿陽光。樂觀的人對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他們不會輕易地懷疑自己,否定希望,一旦遇上了困境和壓力,他們隻會認為這是一個學習和改進的機會,艱難時期隻是一個過渡期,隻要保持一份努力工作的心,不輕易放棄,便會成功。樂觀的人的快樂情緒會感染周圍的人,樂觀能創造一種良性的工作氛圍和堅強、自信的性格。所以,我們要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樂觀精神。那麼,如何培養呢?

凡事往好處想,多看積極麵

(1)“這個世界很美好,生活很美好。”懷著美好的情緒、懷著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多關注美好的事物。

(2)“我是最優秀的,相信自己,善待自己。”要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多看自己的優點,淡化、自嘲自己的缺點。自信、有勇氣自嘲的人是灑脫、智慧、樂觀的人。

(3)“這份工作很不錯。”工作中有老師、有朋友;有工資、有成就感;有樂趣、有成長……要懂得感恩,感恩老板、同事和客戶。

(4)“都是善良的人。”用發現美的眼睛、感恩的心、寬容的胸懷、溫柔的舉止行走在人世間。

(5)“我的未來不是夢。”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這是樂觀者最核心的特質。

學會微笑

(1)笑對錯誤、失敗、挫折。麵對失敗,跟自己說:“失敗怕什麼!失敗是因為我動手去做了,再說了,我根本就沒有失敗,隻是沒有成功而已”!

(2)笑對痛苦,壓力。痛苦是可以享受的,痛苦讓人成長;壓力是可以戰勝的,壓力讓我們成功。

(3)學會積極地想象,在想象中體驗成功的感受。我們期待未來怎樣,並常常在自己的腦海中想象,未來就會變成怎樣,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可以叫做“自我實現的預言”。人在期待某一結果的時候,他的態度、思維和行為方式都會受到影響,他會以一種有利於目標實現的方式思考和行動。我們期待自己能有樂觀的心態,期待自己能在工作上有成就,就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吧!

用“阿Q精神”排解不良情緒

在工作中,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調節自我的情緒,就可能會影響工作的效率,以及工作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任何人在變幻莫測的職場中都難免會出現一些煩惱與憂愁。比如,工做出現差錯、受到老板訓斥、同事之間鬧了矛盾、工作中受了挫折、人際關係遇到麻煩、生活中有些不順心的事、健康出了問題等,這些事情都會或多或少影響一個人的情緒,但切不可把這種狀態帶到工作中,否則會嚴重影響自己的事業。

情緒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力量。好心情能夠激勵我們積極進取、不斷向前;壞情緒會讓我們因為一次小挫敗而從此一蹶不振,喪失前進的力量。在職場中,情緒的力量更是有著巨大的效應,情緒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甚至一個群體的工作效率。良好的情緒會讓我們信心十足,進而感染周圍的同事,共同迸發強大的工作能量;而壞情緒則會讓人感到我們缺乏自信,處世消極,而且這種消極情緒一旦蔓延開來,就會不知不覺間影響周圍同事的工作效率,使許多人受到影響而消減工作熱情。壞情緒的“副作用”如同感冒,表麵上隻是一點小問題,但如果我們的“抵抗力”不夠,並發症便會接連不斷,讓我們的職業生涯頓時險象環生。所以,要想事業有成,我們就必須學會控製情緒,避免讓壞情緒影響自己的事業。

大仲馬曾說:“你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否則你的情緒便控製了你。”現代社會中,工作、生活的節拍不斷加快,給人們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沒有點“阿Q精神”,就有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壓抑,適應不了這個多變的世界,甚至會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

人們常用“阿Q精神”來形容一個人在失意時所表現的自我解嘲的情形,多為貶義,認為這種人缺乏鬥誌,不思進取,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裏自我安慰、自我勝利,非常不可取。但事實並非如此,適度的精神勝利法有其積極的意義,它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宣泄和自我說服的好辦法,是一種調節心理失衡的有效手段。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有意無意地運用這種方法來自我調節,尋求安慰。例如,如當事業暫時受挫時,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昔日的輝煌成就,使自己不必過於自卑;和同事鬧矛盾時,要努力尋找對方的一些優點,想想人無完人,這樣就不至於太難過、傷心。所以,生活和工作中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時,不妨用一下“阿Q精神”,學會自我安慰,讓生活多些彈性和韌性,讓自己多一點快樂、少一些煩惱,何樂而不為呢?

李先生在公司裏是很有人緣,不論新老同事都很敬重他,尤其是新來的同事,總來向他求教怎樣做個有人緣的員工,但他卻是笑而不答。有一天,主管因為找不到李先生為他準備的材料,而對李先生大發雷霆,但事實上,李先生已經給主管準備好並放在主管的辦公室了,出人意料的是李先生不僅絲毫沒有爭辯,反而又默默地準備一份放在主管的辦公桌上。同事們紛紛為李先生叫屈:“材料明明交給了主管,他自己找不到了而怪你,這事也太不公平了,為什麼不爭辯呢?”李先生依然若無其事地笑了笑,沒說什麼。但過了一會兒,主管過來了,對著李先生滿懷歉意地說:“老李呀,剛才太不好意思了,材料我找到了,還希望你不要生氣啊!”主管走後,李先生才對新來的同事說:“現在你們明白我有人緣的原因了吧?當你與他人發生爭執時,不要試圖和他爭吵,他可能是因為別的什麼不順心的事才對你發脾氣,你隻要退讓一步,事後他不僅會向你道歉而且也會在心底裏感激你,這其實是我的阿Q精神勝利法,是我在職場中獲得人緣的好方法,你們也不妨試一下。”同事聽了欽佩不已。

李先生無疑是個聰明人,在麵對他人的誤解時,他沒有立刻選擇與之辯駁,而是平靜地接受,這並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恰恰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聰明的人會適時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成為自己前途的絆腳石。愚笨的人無法掌控情緒的鑰匙,總是任情緒掌握自己的命運。

小奇是一名業務員,但是她的夢想是做一名出色的部門主管,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她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可是無論她怎麼努力,卻始終沒有進步,她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整日心神不寧,結果工作效率不是有所上升,相反還不斷下降,越是這樣,她越是不肯罷休,最後弄得自己身心疲憊,心情非常糟糕,一上班就耷拉著腦袋、拉長個臉、見誰都心煩的樣子。慢慢地,同事漸漸就疏遠了她,什麼活動也不找她參加了。就這樣,她成了辦公室的“透明人”,逐漸被大家遺忘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