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生活離不開工作——事半功倍的心理技巧(5)(2 / 2)

據說,即使是已達上乘悟境的禪僧,打禪時仍不免會有若幹雜念產生。許多禪僧因此在打禪時隨身備妥紙筆,一旦雜念浮現便立即畫寫下來。劃此一筆心便靜下來,便不會為雜念所限,而能繼續打禪。

為解決難題而撇下手邊的其他工作是最不明智的舉動。建議你把它記下來,讓腦筋重回白紙的狀態,以便全力進行其他的工作。

我們重視最終的成績,因此對於隻求暫時效果的方法素來不敢苟同。把眼光放遠,展望未來才是重要的。

熬夜加班處理事務,固然可能對隔天的工作有益,但也可能因而影響了後天或是大後天的精神,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仍然不能算是有好效果,因為它一定會在某處造成負麵的影響。

上班的人的生活就像馬拉鬆比賽一樣,如果在中途為了超越對手而亂了自己的步調,絕對無法取得好成績。抵達終點時的成績才是真正的成績,光是追求中途的領先,隻是滿足自己一時的虛榮罷了。

而且,如果養成了集中工作時間的習慣,工作的步調勢必不平均。因為心存“反正到×日做出來就可以了”的念頭,所以做起來事來就慢吞吞地拖泥帶水,效率低下。

82.勞逸結合——在疲勞的時候減少工作

將你的工作計劃表檢查一次,刪除自己添加的不必要的事情。請你將最基本的問題自問一下:“這事我‘真的’一定要做嗎?”

不要以自己超量工作了多少為榮。隨時自問手邊的工作是不是眼前最重要的,運用你的頭腦做個聰明的計劃,不要讓自己以投入的工作時間為傲。不論處理家務或公事,盡你所能找到最好的協助者,並將工作與責任分流出去,以便提高工作的效率。

不時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以發展創造的潛能。如果你能以自己為主,進行安靜地反省,你把自己累垮的可能性就會少得多。驅策力與勤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創造性與熱誠。

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過分緊迫。大部分人都有一種傾向,想在某段有限的時間裏達成超過能力的任務。安排一個計劃,卻不將執行中免不了的錯誤及必須耽擱的時間也算進去。這種情形屢見不鮮。比較有效率的對策是,你所定的最後期限應在工作本身預定完成時間之外還有30%的餘額,作為人為的錯誤、延誤及意外問題的處理時間。

事事攬下來,那樣隻會產生低效率。去選擇那些對自己真正有關係的工作。每個人遲早都要學習接受人的先天極限。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認清自己能感到滿意的休息與工作的循環周期。就如你有不同於他人的個性,你也有屬於自己的休息與工作的循環周期。有些人早晨的精力最充沛,也有些人在午後傍晚時分,整個人的活動力與創造力進入最高潮。你可以將例行公事安排在精力平平的時候處理,一旦到了高潮時間,最好避免自己被電話或雜事打斷。

采取減輕壓力和若幹的預防措施與等到你身心俱疲時再圖補救,前者是更有效率的辦法。

開始讓時間成為一種發揮創造力的工具,不要再視它為競爭的敵人。每當你定下合理的目標,並從容地完成它之後,你該給自己一些鼓勵。如果你能找到別人沒有想到的方法來減輕工作負荷,避免耗時的活動或刪除不必要的步驟,你就可以得到更多額外的時間,從事有趣的活動了。

不要忘記失敗是成功的一部分。有些人的緊張、焦慮是被失敗的恐懼感逼出來的。

追求成就也僅是遊戲之一,不必太認真。無論你多麼有才能,多麼勤奮上進,你還是不可能贏得每一次挑戰。

以非常認真的態度將休閑時間安排在作息表上。就如同你要安排和一名重要的客戶見麵時間一樣毫不馬虎。我們常過於以工作問題為主,任何其他事情都因它而撇在一邊。事實上,理想的生活方式不能光是將時間花費在為積聚金錢上,到公園漫步與拚全力衝刺跨越另一個柵欄,兩者各具其重要性,孰輕孰重,不可妄加論斷,留待你自己選擇。

一個懂得勞逸結合的人,才是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