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生活離不開工作——事半功倍的心理技巧(4)(2 / 2)

他們恐怕也並非是故意要將工作延緩,隻是太過分認真了,以致無論對任何事情,都要絞盡腦汁地去思考,結果是徒勞無益,使工作停滯不前。

因此判斷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比如說,機敏的決斷應當是一種補充,一般說來這種判斷比費時良久的深思熟慮更趨正確,這是因為,所謂人的思考,時間越長,受到先入為主或隱而不顯的偏見左右的機會就越多。思考時間長的人,在比例上,大都是不能成就大事的,這些人的決斷易為偏見所左右。

決定事情要迅速。越是快捷,越會得到好的結果。

有時直覺是最寶貴的才能。

而猶豫不決無異於裹足不前。

另外,迅速地培養決斷力的方法,顯然實際地運用決斷能力是最為有效的,這需要人們一定要大膽而肯定地運用自己的判斷力,不要害怕犯錯誤,實際上人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為求得工作更完善,不免拘泥於瑣碎的細節,擔心犯錯誤,結果常常適得其反。

最後,為了使決斷敏捷,必須堅持某種原則或某種目標,這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搞得頭昏腦脹,反而把重大的事情給忘了。這是沒有決斷能力人的通病。

有決斷力的人,堅持著問題核心的原則。抓住原則就會排除混亂,展現坦途。

為了人生零星瑣碎的事情過分思慮是愚蠢的。一切事情越能幹淨利落地決定,越不會招來損失。

敏捷地做出決斷,這是工作的秘訣。

人的判斷通常有如下四種類型:

1. 極端保守主義型。屬於這類型的人即使做瑣碎的小事,也要費很多時間,思來想去之後,結果是什麼也沒做。

2. 普通的保守主義型。浪費了許多能力和時間,結果總算還能做某種程度的工作。

3. 進步主義型。這是下決心快,並能立即付諸行動的類型。如果再有其他事,又會立即去應付。

4. 急進主義型。這種類型的特點也是下決心很快,但卻不立即行動,而要辛苦地將決心正當化,而且因為非常地固執於此,終究和第一類型無多大差異。

因此,應該說,我們讚成進步主義型的判斷,這種判斷力也是最能促成成功決策的一種判斷力。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它同樣也需要加以修正。

80.對時間的態度——“分”永遠比“時”多59倍

把零碎時間用來從事零碎的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車上時,在等待時,可用於學習,用於思考,用於簡短地計劃下一個行動等等。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短期內也許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但長年累月,將會有驚人的成效。

世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以建功立業的人,隻因為把難得的時間輕輕放過而默默無聞。

滴水成河,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達特茅斯醫藥學院睡眠診所主任彼得·哈瑞博士的研究表明:大多數成年人每天平均睡眠在7~7.5小時,但是對很多人來說,6個甚至5個小時的睡眠,就已經足夠了。超過你需要的睡眠隻是把時間耗掉而已,對健康不但無益而且可能有害。

哈瑞博士說:“要找出你需要多少睡眠,你應該以不同的睡眠長度來做試驗,每一種試驗一或兩個星期。如果你隻睡5個小時,仍然覺得心智敏捷,工作有效率,那就用不著強迫自己躺在床上7個小時。如果你睡了8個小時,仍然覺得軟弱無力,難於集中精神,那你可能就是那些需要10個小時睡眠的人之一。”

根據維吉尼亞大學精神病學係睡眠試驗室主任羅勃·範卡索博士所說,人所需要睡眠長度的不同,似乎和新陳代謝、秉性,以及從白天活動中得到的樂趣有關。他說:“做無聊而令人厭煩的工作,會使人以更多的睡眠,來避免麵對每天冗長而乏味的例行工作。因此,我不會要求每一個人都製定一個同樣的睡眠時間表,但是大多數的人就是比平時少睡很多,仍然能夠過得不錯。”

還應該注意到的就是有些情況會影響人的睡眠:在感到特別有壓力或生病的時候,人就會需要更多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