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達致雙贏談判 (6)(1 / 3)

以上所述八種讓步策略各有特點及利弊,分別適用於不同特點、內容和形式的談判。當然,讓步策略與形式並非具有固定的模式。但它確實需要談判者對讓步要有計劃性,事前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對讓步要有導向性,在讓步的時機與尺度上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決心;對讓步要有針對性,在讓步中爭取到對方的心理滿足,實現讓步的最佳效果。

綜上陳述,談判者在進行讓步時必須牢牢把握以下幾項原則:

對比較細微的問題先做出讓步,以求對手在較為重大的問題上做出讓步作為回報。

本方的每次讓步都應該能從對手那裏獲得回應。

應使對方在付出努力後才能得到本方的讓步。

無條件地接受對方的首次讓步要求是非常危險的。

盡量爭取於己無損的讓步。

◎?"讓步也講究技巧

對於談判者來說,不論是哪一種讓步方式,都傳遞出相同信息,那就是讓步有三個麵向:幅度、次數、速度。幅度當然是遞減,次數應該要少,速度上應該要慢。真正操縱對方期待的,就是這三個讓步的麵向。幅度我們已經討論過了,現在來看次數和速度。

讓步的次數為什麼要少?因為如果讓步的次數多,對方會覺得我們讓步像母雞下蛋一樣容易,所以對我們繼續讓步的期待就會升得很高。即使我們已讓到底線,他也會因為期待我們繼續讓步,而不相信那是底線。

有一個人到五星級大飯店吃飯,餐前點了一杯鮮果汁,才100元,心裏一定會說:“真便宜!”因為別的五星級飯店,一杯鮮果汁可能都要賣到180元呢!可是一個從鄉下進城的人可能會說“真貴!”因為他在鄉下市場邊點一杯現榨的鮮果汁隻要40元。貴和便宜有時不是和口袋裏的錢有關,而是和比較的標準有關。讓步的幅度大小,就看“比較基準線”是什麼。

談判一定要先花時間把他腦子裏的“比較標準”,調得和我們一樣,有同樣一個比較貴賤的水平,這樣才不會雞同鴨講。

那麼讓步的速度呢?通常速度要慢。

讓得太快,對方要不覺得其中必然有詐,要不就是認為我們有很大的讓步空間,從而期待我們繼續讓步。

如果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殺價,是因為覺得這個東西很貴所以殺價,還是因為對方會讓步才殺價?有人說兩個都有。但如果兩個隻能選一個呢?哪一個才是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會讓步吧!好的東西如果他不降價,我們真的很喜歡,還是會去買。反之,如果在地攤買東西,就算很便宜,我們還是有可能殺價,不殺白不殺嘛!

完美的結局

談判的成功,無非滿足於談判雙方的欲望和心理價位。

——佚名

◎?"“最後期限”

當談判就要結束並即將達成協議時,不要忘了還得在“最後期限”上動動腦筋。

談判雙方在簽訂協議後即可以運作,雙方何時交易,要有個最後的期限。這對於買賣雙方,既是一種保障,也是一種製約。

在購買房屋談判中,向買主交付房屋使用權的最後期限,對買方起保障作用,對賣方起限製作用。而買主向賣主付款的最後期限,對賣方起保障作用,對買方起限製作用。

最後期限一到,你就必須做出最後的決定。如果你對完成此項工作的日期估計有誤,在最後期限之前不能完成交易的話,就要再次與對方談判,要求放寬期限,如果對方拒絕修改協議的話,你也隻好承擔責任。

有一家出版公司,在美國好萊塢推出的電影《魂斷藍橋》走紅時,準備搞一本電影畫冊,各地較大的書商聽說此信息後紛紛與公司聯係,爭取取得當地獨家發行權。各地承銷此畫冊的書商為避免承擔風險,紛紛與公司簽約,要求到貨的最後期限為20天。

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這本畫冊才印了一部分,機器壞了,待機器修好後,工廠員工連夜加班,最後期限到了,書也印出來了。但是,最後期限不僅僅是將書印出來,而是把貨運到承銷商手裏。各地書商得知此信息後,有的要求減少包銷冊數、降低折扣,有的幹脆宣布此協議已屬無效。《魂斷藍橋》畢竟是好萊塢炮製出的又一個愛情寓言,人們隻能為它瘋狂一陣。而當時出版公司沒有預測到印刷廠會出現問題,公司與印刷廠隻是口頭上說幾天出成品,並未簽約,盡管這家出版公司費了很大勁,最後還是賠了一大筆錢。

就這件事本身而言,該出版公司因最後期限的製約而賠了一筆錢,而各地的承銷商的利益卻因最後期限的保障作用而未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