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分配給各人的命運是由各人把握的,命運也把握著他。他也記住每個理性動物都是他的同胞,記住關心所有人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一個人不應當聽從所有人的意見,而隻是聽從那些明白地按照本性生活的人們的意見。
“你無法取悅所有人!”叔本華說,“我們花了人生2/3的時間模仿別人。這樣做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們努力要取悅每一個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尊敬和讚揚是人類的天性,但問題是,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獨立的思想,你所做的事情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美國普利策獎獲得者赫伯特·貝亞德·斯沃普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話:“我無法給你成功的公式,但能給你失敗的公式,它就是試圖讓每一個人都滿意。”當一個人懷著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心態去聽從所有人的意見時,那麼等待他的將會是非常糟糕的結果。
小於剛剛跳槽到一家大公司,老板就給她一份重要的策劃:公司最近在城北一個居民區附近買了一大塊地,老板讓她負責和其他幾位同事進行一下調查,看看這塊地適合用來做怎樣的投資。小於見自己剛來老板就委以重任,可見老板對自己非常信任,所以下決心一定要幹好,不辜負老板的信任。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後,小於發現這個居民區附近缺少大型超市、遊樂場和醫院。她覺得做超市比較穩妥,於是將自己的看法做成了策劃拿出來與幾位夥伴研究,卻遭到了質疑。因為雖然居民區沒有大型超市,可小超市卻不少,而且分布在居民區裏麵,更方便於居民購物。居民區附近缺少醫院,生病了就是去最近的醫院也要一個小時,十分不方便。
小於聽從了其他同事的意見,又重做了一份策劃。可她再次拿出來研究時,又遭到質疑。醫院的前後期工程比較浩大,而且申請起來也比較麻煩,整個過程過於複雜,會浪費公司太多精力,還是遊樂場工程短,收效快。雖然老板一催再催,可小於的方案卻為了與其他同事的意見達成一致而一改再改,那塊地附近陸陸續續開始了許多工程的建設:大型超市、醫院、遊樂場……最後,老板不得不將那塊地轉手賣給他人,小於也因此失去了老板對她能力的信任。
小於這種聽從別人意見的從眾心理使作為項目負責人的她失去了主心骨,像浮萍那樣不停地左右搖擺,怎麼可能做好工作呢?正如《沉思錄》中所說:“那分配給各人的命運是由各人把握的,命運也把握著他。他也記住每個理性動物都是他的同胞,記住關心所有人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一個人不應當聽從所有人的意見,而隻是聽從那些明白地按照本性生活的人們的意見。”在工作中,孰是孰非,我們必須有個清醒的判斷。對於別人正確的意見,當然需要虛心接受,但是對於自己認為是正確的道路,就應該堅持貫徹下去,不隨波逐流,不人雲亦雲,不朝令夕改,這樣才能把工作進行下去,把工作做好。
行動方案:
如何對待別人的意見?
1是否聽從別人的意見是需要一個自我判斷能力的,而這個自我判斷能力是建立在對工作的熟悉程度和洞悉能力之上的,隻有底子足、功夫硬,才能真正有底氣、有自信地保留並堅持自己的意見。
2看待別人意見的時候要多角度、多思維地進行正確判斷,可以適當采取別人對自己有用的意見作為自我方案的補充,但是不能聽從所有人的意見,因為那樣會讓你陷入混亂,不知道何去何從,除非你有綜合所有人意見的能力。
美是歸於自身的,不把讚揚作為它的一部分
在各方麵都美的一切事物本身就是美的,其美是歸於自身的,而不把讚揚作為它的一部分。讚美並不能使一件事物變得更好或更壞。
美,是歸於自身存在的,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一個事務並不是因為它被讚揚才變美的。心靈的美,應該來自於真實的道德高尚,而不是為了靠別人的讚揚而變美的。存在美、本質美,才是真的美。亞裏士多德在《修持學》中寫道:“美是由於其自身而為人所向往並且值得稱頌的事物,或是善並且因為善而令人愉快的事物。”可見,美的本質首先是事物本身的可稱頌性。讚揚不能使一個事務變好或者變美,而我們在工作中保持美德也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讚美才那樣做的,它必須是歸於自身的,沒有功利目的的。